以太坊價格 以太坊價格
Ctrl+D 以太坊價格
ads
首頁 > Pol幣 > Info

區塊鏈:Web3.0技術與生態發展研究報告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劉毅:“Web3.0的發展路徑應該是資產、身份和數據”

Web3.0與Web2.0如何銜接,或是從哪里落地,是特別值得思考的,尤其是對于Web3.0的創業者。Web2.0是平臺經濟時代,首先我們應承認Web2.0極為成功,它的本質是解決買家賣家之間的信任問題。但Web2.0有兩個局限性,第一個是只能解決可互換產品或工業品的質量信息不對稱,大量不可互換性產品和服務領域并沒有被Web2.0平臺很好的解決,包括金融、房產租售、醫療、教育、婚戀、短工等,這些領域是Web3.0有可能率先去解決的。第二個是公平問題,也就是平臺的尋租問題,一旦平臺變成了壟斷性中介,就可以向買賣雙方壓榨利潤。

Web3.0協議棧的各部分都是以去中心化、點對點的加密協議為特征,是一個無信任交易或協作基礎設施,以達到用戶能控制自己的資產、身份和數據的目的。從這個角度看,一定是資產是先行,因為資產相關領域具有可投機性,可以吸引大批資金和人員進入。如果從資產入手,下一步可能會解決的是身份,如果不解決身份問題是沒辦法解決數據問題的,因為沒有個人的標識就沒有辦法去掌握自己的數據。所以應該是從資產、身份和數據這樣的時間線去推進。

所有領域中最有可能的率先落地的是金融,而DeFi可以說是開放金融的一個實驗,一個可拋棄原型,因為金融必須合規、可監管,這是公認的。然后Web3.0需要解決的身份問題是要讓每個互聯網的用戶能掌握、控制自己的身份,它不是被賦予的,是聲明的,這個身份是無法被冒用,無法被凍結。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后才是數據,數據價值有兩種利用方式:整體利用和針對個人利用。第一種就是大數據,這個過程中沒有暴露任何人的隱私,而形成了對整個社會的價值。針對個人的數據分析,可以用來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也可以用來預測產品和服務對個人的效用。后者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最常見的是所謂大數據殺熟,應該通過立法予以禁止。

孟巖:“Web3.0有五大特征”

GavinWood博士所倡導的Web3.0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稱呼,比如價值互聯網、OpenWeb,我比較喜歡叫它去中心化互聯網,因為這個詞比較比較精確的概括了它的實質或者關鍵特征。我覺得Web3.0是一個新的互聯網平臺,一個新的計算范式,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互聯網初衷的回歸。去中心化互聯網跟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一定是類似的,都是從硬件到軟件,到網絡服務,到網絡協議,到價值層協議,再到應用層,多層次的綜合體系,我們叫技術棧。區塊鏈在這個體系當中跨越多個不同的層次,在存儲層、在計算層、價值激勵層,都扮演核心角色。因此區塊鏈對于Web3.0來說是一個核心的基礎設施,是真正的GameChanger。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去歸納Web3.0本質的時候,但我想點出Web3.0的5個特征:

計算和特定的計算設備解綁分離:Web3.0構成了一種全新的計算范式,計算和存儲行為并不會因為特定的設備出現問題,這個計算和服務就被關停。

基于密碼學技術實現身份認證及數據確權:不同于以往傳統互聯網基于中心化機構和數據庫來進行授權和認證。身份必將成為一種主權資產。這個身份不管是人的身份,同時還包含機器等終端在Web3.0中的身份。

數據的記錄和存儲都是通過不可篡改的方式進行:Web3.0中,數據的存儲傾向于永不刪除和修改,而是不斷累加數據,但是這種模式的前提是,存儲成本極低,規模極大。

Brevan Howard支持的Web3支付公司推出公司卡,以簡化加密支付:金色財經報道,由Brevan Howard支持的Web3支付初創公司Starlight推出了公司卡,旨在簡化加密公司的費用支付,這些卡允許法定和加密支付,可以通過平臺上的財務儀表板進行跟蹤,付款通過Starlight可用的加密錢包或支票賬戶處理。據這家初創公司稱,法定賬戶中持有的資金由FDIC承保,公司卡對比特幣、USDC、以太坊或法定貨幣等具有可調整的限制。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Gray Nguy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卡片意味著,如果你是DAO或加密企業,你可以在現實世界中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消費,比如購買Amazon Web Services或您旅行機票。”[2022/11/30 21:10:43]

資源分配通過基于通證的市場機制來進行:區別于以往的中心化授權調配的方式,而是雙方通過通證的交易來進行資源的配置優化。

權益分配上的去中心化和透明化。

這是目前Web3.0目前所能夠展現出的幾個主要特征,但是這個概念或者行業正在不斷豐富,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全新的定義。????????????????????????????

摘要

Web3.0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以用戶數據權利回歸為前提的智能互聯網世界。Web3.0背景下,互聯網商業邏輯將會發生本質變化。

實現Web3.0所需的技術路徑中,跨鏈、分布式存儲與隱私計算是Web3.0生態目前發展階段的核心技術棧。

去中心化身份、信用體系建設及分布式存儲服務是當前Web3.0生態內的潛力細分賽道。

用戶觀念、效率、監管機制、商業模式是現階段Web3.0生態發展面臨的挑戰,隱私計算、安全信息傳輸和隱私信息存儲可能成為未來生態發展新熱點。

Web3.0概覽

Web3.0——以去中心化和數據確權為前提的智能互聯網世界

回顧互聯網的發展史,從Web1.0演變和進化到Web2.0,再到Web3.0概念的提出,核心理念都是圍繞著用戶在互聯網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展開的。互聯網誕生之初,基本上是“只讀”的,Web1.0的互聯網用戶只能被動的瀏覽網站提供的信息。而隨后因社交媒體和流媒體的快速興起,催化出了以用戶生產和分享內容為主導的全新互動網絡模式Web2.0。而人們對于Web3.0的構想,則是一個完全由用戶意志主導的、全智能的、無處不在的、自動服務的網絡世界,這需要包括區塊鏈、語義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內的眾多領域共同探索。

Web3.0向全智能互聯網服務發展的愿景逐漸清晰,伴生而來的嚴肅問題是:按當前的互聯網商業邏輯,用戶在享有服務的同時,自身信息將全方位的暴露在人工智能及服務商面前,人們理想中的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體驗也將導致互聯網用戶個人隱私的完全喪失。中心化的服務商會掌握用戶的一切,而用戶卻無法反抗,也得不到任何補償,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Web3.0的發展一定繞不開身份認證、隱私保護、數據確權、和去中心化。而這也正是區塊鏈從業者關心的問題,Web3.0的發展與區塊鏈有著天然的契合關系,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實現Web3.0愿景的重要基石。

概括來說,我們可以認為Web3.0是一個側重于去中心化的,以用戶的數字身份、資產和數據的決定權和處置權回歸用戶本身為前提的,自動化、智能化的互聯網世界。????????????????????????????????????????????????????????????????????????

Fireblocks Web3負責人:傳統金融公司正在深入研究加密貨幣:金色財經報道,Fireblocks的Web3負責人表示,傳統金融公司正在進一步進入加密領域。Fireblocks代表1,500多家金融機構托管資金,并使它們能夠與區塊鏈和加密服務進行交互。

Amsel表示,這些公司,尤其是更傳統的公司,從托管服務開始,然后慢慢轉向更多的加密原生交互。Amsel說,“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正在探索進入加密貨幣的方式,也許他們正在采取一種更加膽小的方法”。

Amsel舉了一個假設的例子,一家公司可能在一兩年前開始使用加密貨幣托管。他說,這些公司邁出了第一步,看到沒問題,然后開始更多地探索這項技術。[2022/11/6 12:21:55]

Web3.0背景下互聯網商業邏輯將會發生本質變化

1.去中心化的通用數字身份認證體系

用戶的基本信息及網上行為痕跡的集合,代表了用戶的數字身份。現階段的Web2.0互聯網雖然已經實現較好的交互和信息流動,但用戶在各個互聯網平臺商搭建的框架內進行的線上行為基本是相互割裂的。每個互聯網用戶都不得不在眾多提供不同服務的平臺上重復注冊,且用戶若想在若干個同質化的平臺服務間進行轉換,將面臨著高昂的遷移成本,這就自然地加劇了平臺商的壟斷和信息孤島效應。且由用戶線上行為抽象出的數字身份完全掌握在服務商手中,用戶甚至對此毫不知情。

Web3.0為此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通用身份認證體系,代替被中心化平臺割裂的多重數字身份,由用戶自行管理,任何第三方不能篡改,也不能在未授權情況下隨意使用。用戶可以選擇何種身份信息被用作何種用途,不必擔心身份信息泄露和濫用。

2.數據確權

Web2.0環境下,互聯網商業寡頭們從產出環節開始就牢牢掌控著所有的數據,并全部儲存在中心化服務器中,用戶無時無刻不面臨著自己的數據被篡改、刪除、販賣的風險。一旦服務商選擇變更或停止服務,用戶將會遭受巨大損失,且服務商隨時可能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擅自利用數據二次盈利。而用戶除了無條件的信任中心化互聯網服務商外并無其他選擇。中心化的數字資產完全以服務商的信用作為背書,其價值也完全由服務商控制。服務商可以通過操控自身發行的數字資產價值獲利,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而在Web3.0時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用戶的數據資產利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去中心化的托管,由用戶個人控制。區塊鏈信息透明且不可篡改的特性從機制上保證了任何與用戶數據資產相關的行為都需要獲得用戶的授權。

3.價值分配結構優化

與現實世界相同,以中心化方式運行的互聯網世界同樣有著嚴重的分配不均問題。信息化時代,數據早已經成為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而中心化的服務商能夠不斷的從掌握的用戶數據中獲得剩余價值。數據的歸屬權應屬于用戶,但產生的價值卻沒有分給用戶,這便是中心化互聯網結構分配結構的問題所在。數據壟斷阻礙市場競爭,用戶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導致生產欲望降低,抑制社會發展。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既得利益者是否愿意,自由市場永遠會朝著更公平,更高效的方向邁進。現存的互聯網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生產力發展的阻礙,那么市場自然就會產生變革,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Web3.0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結構將生產和交易的過程打碎,分散到每一個節點,以此徹底重構互聯網的價值分配體系,互聯網服務商將不能再無償霸占用戶的數據,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切實保證用戶能夠獲得生產資料產生的價值。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商業環境會讓壟斷和信息不對稱成為歷史,打造一個真正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將成為可能。

Zilliqa與Swissborg旗下Web3游戲社區和電競3.0組織XBorg達成合作:金色財經報道,Layer 1區塊鏈協議Zilliqa宣布與Swissborg旗下Web3游戲社區和電競3.0組織XBorg達成合作,擬加速擴展游戲生態。XBorg的玩家可以訪問基于Zilliqa構建的游戲測試版并將提供新的分銷渠道,加速每款游戲的用戶采用。此外,XBorg還將為Zilliqa游戲組織電競比賽。據此前報道,Zilliqa將于2023年發布Web3游戲機并推出兩款區塊鏈游戲。(prnewswire)[2022/9/24 7:18:41]

4.產品設計和服務定價權向用戶的轉移

雖然相較傳統線下商業模式,互聯網市場更加需求導向,但Web2.0的互聯網用戶獲取的服務與實際的訴求依然會有較大偏差,依舊比較被動。互聯網的高效和便利性將企業開拓新商業賽道的成本降到了空前低的程度,大大加速了市場競爭。但這同樣意味著,一旦有企業脫穎而出,其發展到壟斷市場的成本也是極低的,且速度極快。如今,互聯網用戶幾乎在各個成熟的細分領域都面對著大大小小的的壟斷服務商。服務形式和內容的決定權基本在賣方,而中心化的服務商是以逐利為第一導向的,而不是滿足用戶需求。用戶群體無法形成能夠保證自身訴求切實影響企業決策的有效制衡機制。

Web3.0時代,中心化的互聯網服務商將演變成去中心化的加密協議,通證經濟體系讓用戶可以直接參與開發的決策,用戶既是服務的使用者,又是Tokenholder,真正掌握話語權。用戶訴求將以社區治理的方式直接影響產品開發,真正實現需求決定產品。

Web3.0技術路徑梳理

實現Web3.0所需的技術路徑

實現Web3.0的構想的第一步,是創建一個機制設計上以強調數據價值歸屬為核心的,以保證與現今互聯網性能相似為前提的,開放、公平和自由的互聯網環境。落實到技術層面,達到這一階段性目標的Web3.0所需的技術堆棧包含4層:

我們認為,Web3.0技術棧中,去信任的交互協議和平臺、分布式存儲、隱私計算是生態必須率先發展完備的核心技術,是構建Web3.0生態底層基礎設施的重要基石。這三項技術在邏輯上是遞進的關系:

去信任的交互協議和平臺:目前為止多數指區塊鏈,是全網全節點同步存儲的分布式賬本,以共識保證數據庫的有效性和可查詢性,以安全結算功能保證數據價值回歸用戶。

分布式存儲系統:區塊鏈上只存儲交易數據,還不足以支持用戶的數據確權和價值回歸。用戶需要確保個人數據在鏈下的分布式存儲系統中安全存儲,并通過區塊鏈結算費用。

隱私計算技術:在保證數據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對用戶存儲的數據進行計算,并合理利用計算結果,實現數據流動,為用戶數據帶來商業價值。

Web3.0核心技術棧

1.區塊鏈技術升級——跨鏈與分片

區塊鏈的運行邏輯符合Web3.0的機制設計,但在技術層面,區塊鏈技術并不是Web3.0的全部,其在Web3.0技術棧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歸納為:從協議層的去信任的交互協議開始,向上擴展的一系列技術組件。但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在經濟層面,區塊鏈都與Web3.0的愿景有著極高的契合度,其在Web3.0技術棧中的引領地位不言而喻。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區塊鏈技術經歷了多年發展,人們對其優越性和局限性的理解也逐漸達成共識: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穩定性、持續和匿名等優點,這些機制性的優勢,來自于區塊鏈的全冗余架構設計,每次交易都需要所有節點達成共識,鏈上節點越多,區塊傳播的網絡負擔就越重。這也導致區塊鏈被迫存在易用性方面的劣勢:性能局限、可擴展性差、互操作性差和運營成本高昂等。

瑞士Web3風險投資和做市商DWF Labs正式成立:金色財經報道,據finsmes消息,由管理合伙人Andrei Grachev領導的瑞士Web3風險投資和做市商DWF Labs宣布正式成立,將為Web3公司提供做市、二級市場投資、早期投資和場外(OTC)交易服務,以及代幣上市和咨詢服務。在做市方面,DFW Labs已經與Binance、FTX、ByBit、KuCoin、OKX、Gate、Crypto.com、Huobi等知名交易所達成合作,每天將交易超過800個交易對,且不收取任何月費、交易費、做市交叉費用或其他額外費用。作為二級市場和流動硬幣的積極投資者,該公司也將投資于數字資產公司。[2022/9/7 13:13:48]

為解決區塊鏈局限性,開發者們不斷嘗試針對不同問題提供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因性能、擴展性和互操作性方面走在前端,分片和跨鏈逐漸成為區塊鏈技術升級的主流。

分片技術將原有的一個區塊鏈系統分成了多個獨立的子塊,這些子塊由該片區的專有節點負責處理,不再需要全網廣播,以提升網絡處理交易的能力。分片技術意圖讓所有DApp建立在一條通用的Layer1上,共享該底層鏈的安全和性能,不用考慮安全和治理,代表項目是ETH2.0和NEAR。

ETH2.0中包含了對以太坊的升級,每個子區塊可以容納若干個存有交易數據的校驗塊,這些校驗塊最終只組成一個在主鏈上的區塊。以此提升網絡的交易處理能力。

NEAR協議是單條區塊鏈?,每個區塊都包含所有分片的所有交易,將分片整合成Chunk,后者再被編寫進單條區塊鏈,使得每個節點可以觀察到他們所需要觀察的分片信息。

專注跨鏈技術的開發者認為,區塊鏈和傳統的互聯網技術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本身也是一個經濟系統,基于實現Web3.0的出發點來看,期望在所有領域適用同一套經濟體系的預期本身是難以成立的,不同的經濟系統需要不同的鏈。但區塊鏈是一個封閉系統,可類比于局域網,這與現代互聯網絡的需求背道而馳。跨鏈技術旨在打破區塊鏈間的壁壘,解決行業孤島化和碎片化的問題,為不同的獨立區塊鏈之間提供交流的工具和平臺。目前跨鏈方向做的最出色、活躍度最高的項目是Polkadot和Cosmos。

Cosmos上的區塊鏈稱為Zone,其中一些分區又稱為Hub,而不同的Zone可以通過共享的Hub互相通信與互操作。CosmosHub作為整個架構的中心只記錄和傳輸數據,網絡中的其他鏈需要自主安全和治理。

Polkadot以中繼鏈鏈接各個平行鏈,平行鏈生態的區塊驗證將由Polkadot的中心Relaychain提供,全網共享共識和安全。

2.分布式存儲——數據安全的基石

目前互聯網用戶的數據資產大多存儲于服務商提供的中心化服務器,完全暴露在被銷毀和竊取的風險中。且出于商業保護目的,各平臺數據難以整合,孤島效應明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用戶產生的數據量級呈幾何倍增加,中心化存儲的容量瓶頸愈發明顯。上述中心化存儲面臨的諸多問題,促成了分布式存儲技術的出現。

分布式存儲技術的特點是將數據分塊存儲在多個節點,且每一數據塊都可以冗余存儲在多各節點上以提高數據塊的可用性。分布式存儲技術理論上可以構建一個高擴展性、高效率、低費用并使數據安全性大幅提升的新型數據存儲結構。

由于區塊鏈結構特性,非交易數據并不適合存儲在區塊鏈上,這也使Web3.0生態下分布式存儲與區塊鏈的結合成為必然。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對存儲或訪問數據的行為進行結算,這一過程無需任何中心化管理。

BTCD推出dICO應用Web版本 BTCD領漲市值前百幣種:BitcoinDark(BTCD)今日官推發布消息,已經推出dICO應用Web版本,獨立的dICO應用將很快推出。BTCD全球均價242.01美元,漲幅130.96%,目前領漲市值前百幣種。[2018/5/3]

3.隱私計算——數據價值實現的保障

除了特定的個人隱私數據,大部分用戶的數據需要被利用、被交易才能創造商業價值。例如,人工智能服務就非常依賴用戶數據來訓練模型。但對當前互聯網環境中的用戶而言,數據流動的過程本身就是數據泄露的過程。所以,在保證隱私性的前提下發揮數據的商業價值,成為了目前互聯網用戶的迫切需求。隱私計算技術便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誕生的。

隱私計算是可信執行環境、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和零知識證明等技術的統稱。概括地說,隱私計算就是在數據的產生、交換、分析、利用、銷毀等環節保護數據隱私的方法。隱私計算技術可以實現在無需得到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完成特定計算,從而做到在保證數據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數據。

Web3.0生態發展觀察

Web3.0核心生態分布

Web3.0生態潛力賽道及項目分析

1.去中心化身份

在Web3.0數據回歸用戶的環境下,人們逐漸意識到構建完整的去中心化數字身份是維持整個互聯網世界高效良性運轉必不可少的前提。一些專注于此方向的新項目也隨之出現。

示例項目:Litentry

功能一:身份匹配

需求背景:現階段互聯網應用會收集用戶信息,用戶所簽保密協議會將信息授權給應用,而這些應用的服務方會將用戶數據用作二次盈利。Litentry的理念是,當用戶在使用應用的時候,可以自行決定自身數據如何存儲,數據的隱私應使用什么協議來保護,并且由這些數據產生的盈利應該絕大多數反饋給用戶。

解決方案:

將DID和身份信息寫入一個身份池,加密并分布式存儲,確保無個人信息存儲在單一節點。

不可見身份匹配:身份信息的需求方給出匹配條件后,從身份池中調取符合篩選條件的隨機DIDs列表,鏈下工作機處理需求后,只將最符合條件的身份候選人的DID反饋給MatchingBuyer。MatchBuyer所付金額多數將給予MatchWinner。

圖片來源:LitentryLightPaper

功能二:身份質押(IdentityStaking)?

需求背景:經過驗證的有效身份信息越多,身份匹配功能就會越高效,所以Litentry用身份質押的方式促使更多身份信息進入身份池中。?

解決方案:用戶將身份信息和DID的快照寫入身份池中,并給予驗證節點閱讀權限的行為被Litentry稱作身份質押。將質押者貢獻的身份信息價值進行量化,并根據貢獻給予質押者相應回報。

圖片來源:LitentryLightPaper

隱私保護機制:

身份信息分布式存儲,并被節點公鑰加密,只有驗證節點可以訪問;

身份信息由鏈下工作機處理,且處理函數透明;

只有DIDs儲存在鏈上,且只有DIDs會反饋給Match?Buyer;

IdentityGuardians通過分析上傳的身份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以決定是否準許身份質押,若全體IdentityGuardians通過則質押成功,IdentityGuardians得利;若發現針對此身份的惡意數據,所有之前批準質押的IdentityGuardians將會受到懲罰。

項目評價:

Litentry是去中心化身份領域的商業實踐項目,在滿足個人隱私保護功能的前提下,嘗試達成身份數據的商業化運作。未來的Web3.0生態中,每一個互聯網用戶的身份數據作為個人資產而產生的價值都一定會回饋到用戶,鑒于互聯網用戶的體量如此龐大,去中心化身份市場將會是未來巨大的藍海,項目具備良好的機遇和前景。

同時,項目面對的挑戰也同樣存在。用戶上傳身份信息的認證流程、認證節點的管理、用戶數據更新激勵機制設計等細節,都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

2.信用體系建設

信用體系是現代商業社會運行的基礎,擁有良好的信用環境的市場交易規模會因信用交易的應用而成倍增長。區塊鏈乃至Web3.0的"去信任"更多指的是在技術層面上保證交易環節的公平,而市場行為個體的信用體系搭建無論是在金融場景還是在鏈下協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示例項目:OpenSquare

需求背景:OpenSquare項目意圖利用區塊鏈數據透明公開的特點,搭建一個以可靠的信譽體系為核心的去中心化眾包協作平臺,旨在建立用戶信譽體系以減少用戶間的協作成本。相比商業信用,協作平臺上的行為更能反應職場信用。?

解決方案:

Funder發布協作任務由治理委員會審核,確保任務明確且合規;

發布成功后,Funder根據信譽招募Hunters,并將Bounty授權給某Hunter;

Hunter工作完成并提交Funder審核:

若Funder審核通過,Bounty完成;

若Funder審核不通過:

若不存在糾紛,Hunter修改成果并再次提交Funder審核;

若存在糾紛,交由Council仲裁處理糾紛。

信用分:用戶日常行為可以累積信譽積分,信譽積分由兩部分組成:

通用信用分:將行為信用分數標準化成區間內的值。通用信用分數將有助于比較不同用戶直接信用的高低。

特征信用分:人的信用特征是多樣的,OpenSquare會對鏈上行為進行分類,信用總分并不能反映用戶某一方面的信用特征。第三方開發者可以針對不同行為進行組合,從而根據需求定制用戶單一方面的信用特征。

信用分可以為用戶在平臺上發布或接受協作任務提供有利參考。

項目評價:

項目基于用戶職場行為而非商業行為構建信譽體系,試圖鏈接現實世界解決商業痛點,屬于Web3.0生態中的新賽道,具備一定先發優勢。此模式在如今的中心化互聯網中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大互聯網平臺,項目構建用戶信用評價體系擁有比較成熟的參考標的。

項目目前面臨的挑戰有兩方面:第一,因項目構建的不是單一垂直領域眾包平臺,而是廣義的協作平臺,所以其相應的評價體系也非垂直領域而需要全維度構建,用戶信譽評價體系架構過于復雜,評價模型構建和迭代難度大。第二,由于平臺上可發布的協作任務靈活性很高,導致任務審核和事后糾紛仲裁機制復雜,產品開發和運營成本過高。??????????????????????????????????????????????????????????????????????????????

3.分布式存儲服務

分布式存儲作為Web3.0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不僅需要可靠的底層協議,更需要良好的激勵機制和可落地的商業模式。Web3.0生態內的各分布式存儲服務項目正試圖從不同角度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示例項目:

Filecoin

IPFS協議對標HTTP協議,重新定義了文件分布式存儲、檢索和傳輸。其特點是哈希值尋址使內容不可變,多個節點收集內容以節省帶寬。目前,IPFS是接受度最高的去中心化數據分布協議。

Filecoin作為IPFS的官方激勵層公鏈,旨在解決IPFS的效率問題。就目前看來,其機制設計面臨著諸如礦機門檻過高限制去中心化、無法很好的防止礦工作惡、云存儲服務質量激勵不足、檢索和下載文件延遲較大、文件存儲隱私性設計欠缺等多方面挑戰。

Storj

Storj是依托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平臺,是目前商業落地最好的分布式存儲項目,有著安全性高,成本低的特點。Storj主要采用了糾刪碼技術來解決耐用性與可用性方面的問題。

Storj模式更像傳統的商業公司,相比之下中心化程度較高,且由于Storj沒有自己的鏈,所以只能依賴以太坊網絡來支付Gas費用,一旦擁堵就會造成用戶體驗較差。

Bluzelle

Bluzelle旨在尋找與Filecoin差異化的商業路徑,Filecoin存儲文件,Bluzelle存儲數據。相比文件存儲來說,數據的字段更小,可結構化程度高,且經常需要被搜索、引用、修改,不適合IPFS。Bluzelle希望開發獨立協議滿足數據庫在區塊鏈上的存儲應用問題,為Dapp企業提供數據存儲,為使用Dapps的公司提供數據庫供應。

目前項目面臨的風險是市場需求不明顯,目前整個區塊鏈行業的Dapp發展進程還未到達需要規模化的第三方去中心化數據存儲服務的階段。?

目前市場上的分布式存儲服務各有亮點,也各有不足,還未形成經過驗證的公認解決方案。我們認為,中短期內,分布式存儲服務需要的是更簡單公平的激勵機制和更好的商業落地模式。從更長期的維度來看,以IPFS為例的互聯網底層架構的去中心化變革是接軌未來Web3.0時代的不二選擇。

Web3.0生態當前挑戰及趨勢研判

Web3.0當前面臨的挑戰

用戶觀念:傳統互聯網用戶習慣已經形成,目前的Web3.0應用還難以做到和Web2.0相似的用戶體驗,且Web3.0在保證用戶權益的同時,也為用戶增加了更多的責任。無論是私鑰保管、錢包等個人事務,還是投票,治理等公共事務,都將極大程度上挑戰用戶的積極性,而扭轉這一用戶認知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

效率偏低:相較于中心化網絡,不得不承認即使實現了提高效率和擴展性的解決方案,目前的去中心化網絡仍是緩慢低效的,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和中心化網絡還遠不在一個量級。

監管機制:事實證明,完全無監管的去中心化網絡會成為低質量內容的溫床,合理的監管機制制定需要相對長期的探索和試錯。

商業模式:商業世界的發展源動力來自集中資本的逐利性,而Web3.0的愿景幾乎完全從用戶角度出發,將原本集中的資本打碎到每個個體。那么,如何打造理想的商業模式以充分調動每個個體的積極性,從而帶動整個市場的活力,是未來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Web3.0未來生態熱點判斷

以Web3.0生態完整性為考量依據,除了3.2.中提到的潛力賽道外,現階段隱私計算、安全信息傳輸和隱私信息存儲等領域也需要加強或補全,并有可能成為未來Web3.0生態中的新熱點。

隱私計算:數據安全是區塊鏈乃至Web3.0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Web3.0需要在數據安全的基礎上發展易用性。隱私計算通過密碼學等手段對數據進行轉換以防止泄露,既保證了數據的高效流動,又解決了目前互聯網數據裸奔的現狀。

安全信息傳輸:點對點的安全通信也是Web3.0生態的基本需求之一,Dr.GavinWood也表示了重啟Whisper項目的意愿和規劃。利用Mix-Net等技術手段實現安全的信息傳輸,可使竊聽者難以獲取或推知通信雙方的關系及內容,滿足特定場景下用戶對匿名溝通的需求。

隱私信息存儲:對于需要和某些特定人群有條件共享的個人隱私信息,比如需要和當前主治醫生在治療期間共享的個人健康數據。可以將分布式存儲和智能合約或平行鏈相結合,對他人獲取自己隱私數據的條件做出個性化的復雜約束。

結語

Web3.0為新型網絡的探路者提供了一個與傳統互聯網架構完全不同的思路。隨著Web3.0生態的逐步發展成型,互聯網用戶可以選擇通過更加公平和安全的去中心化加密協議代替中心化的互聯網服務商以完成同樣的網絡應用,可以真正掌握互聯網服務的話語權,可以享受一個從機制上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而無需信任的互聯網環境。

Tags:WEBWEB3WEB3.0區塊鏈web3幣價格METAWEB3PAWEB3.0價格區塊鏈運用的技術中不包括哪一項a共識算法

Pol幣
KEX:【熱點】OKEx關于開放提幣功能等相關事宜的公告

尊敬的OKEx用戶: 首先,我們誠懇地向廣大用戶表達歉意,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OKEx平臺的提幣功能暫停了一段時間,目前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有關人員已經返回工作崗位.

1900/1/1 0:00:00
okex:OKB回購銷毀情況公示(2020年6月1日-2020年8月31日)

尊敬的OKEx用戶: 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OKB啟動了新一季度的回購銷毀.

1900/1/1 0:00:00
okex:OKEx關于交割、期權合約系統升級的公告

尊敬的OKEx用戶: 為了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交易體驗,OKEx交割、期權合約于2020年9月25日19:06-19:30(HKT)進行系統升級優化.

1900/1/1 0:00:00
BIT:關于Hotbit定于11月20日開放FILECASH提現功能的公告

尊敬的用戶:Hotbit已于2020年11月20日16:20開放FILECASH提現功能。祝您交易愉快! Hotbit團隊 韓國投資者關于2017年Bithumb宕機事件提起的賠償請求遭到法院拒.

1900/1/1 0:00:00
Uniswap:Uniswap 停礦后交易量不減 流動性挖礦真的必要嗎?

Uniswap結束首輪的UNI流動性挖礦,四個流動性池的流動性提供者暫時無法再獲得UNI獎勵。近期的治理提案中,對于下一輪的流動性挖礦已有規劃,但Uniswap的社群卻是相當反對,有近九成的投票.

1900/1/1 0:00:00
RC20:庫幣將支持LockTrip (LOC)ERC20升級為LockTrip (LOC) HRC20

親愛的庫幣用戶, 庫幣支持LockTrip(LOC)ERC20升級為LockTrip(LOC)HRC20的計劃,并即將啟動LOC升級換幣的工作.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