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價格 以太坊價格
Ctrl+D 以太坊價格
ads

比特幣:比特幣當贖金,WannaRen 勒索病二度來襲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馬超

來源:程序人生

編者注:本文作了不改變作者原意的刪減。

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種名為WannaRen的新型比特幣勒索病,與此前的“WannaCry”病類似,“WannaRen”病入侵電腦后會加密系統中幾乎所有文件,彈出對話框如果用戶要恢復文件需支付0.05個比特幣的贖金。

目前WannaRen病存在兩個變體,一個通過文字,另一個通過圖片發送勒索信息。與上一代勒索病WannaCry結合永恒之藍漏洞在內網進行快速傳播的方式不同,WannaRen勒索病并沒有利用RDP、SMB等高危漏洞進行主動擴散。因此WannaRen的破壞力相對比較有限,但是也不排除后續變種病會利用“永恒之黑”系列的漏洞進行內網滲透攻擊。根據最新的報道來看,國內某知名下載網站提供的開源編輯器?Notepad++下載鏈接中,被發現捆綁了與WannaRen有關聯的代碼,使得該勒索軟件可能通過國內下載站進行二次爆發。

Coinme將比特幣售貨亭網絡擴展至5000個地點:加密貨幣交易公司Coinme Inc.和Coinstar LLC今天宣布,其全國數字貨幣銷售點售貨亭網絡已經在超過5000個地點部署。此次擴展將在十個美國新州引入啟用Coinme/Coinstar?的比特幣售貨亭。這10個州分別是:佐治亞、夏威夷、內華達、新墨西哥、俄亥俄、俄勒岡、馬里蘭、西弗吉尼亞、特拉華和羅德島。(Prweb)[2020/12/10 14:49:37]

筆者通過查看WannaRen病使用的比特幣勒索地址1NXTgfGprVktuokv3ZLhGCPCjcKjXbswAM,查看攻擊者使用錢包,目前還并沒有收到贖金。而值得慶幸的是目前WannaRen的作者已經主動公布了解密密鑰并發布了無的解密工具,不過解密工具有效性還沒有得到證實。

MicroStrategy首席執行官否認可能隨時清算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MicroStrategy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發推文稱:“目前流傳的傳聞不是真相,即‘如果另一種替代資產的收益率上升,他(Saylor)會毫不猶豫地立即拋售MicroStrategy持有的38250枚比特幣’。這是捏造的新聞。”[2020/9/24]

WannaRen病目前只有中文版本,因此筆者估計這妥妥是一款國產病了,WannaRen的大規模傳播主要依靠偽造其他工具軟件欺騙下載的方式進行。

為什么勒索病總是偏愛是比特幣?

比特幣微信指數日環比下降1.78%:金色財經報道,微信指數顯示,7月12日,區塊鏈微信指數為1526809,日環比下降14.08%;比特幣微信指數為410766,日環比下降1.78%;以太坊微信指數為72092,日環比上升4.17%。[2020/7/13]

比特幣在2017年的大漲和WannaCry勒索病全球大爆發有著直接的關系,WannaCry至少使150個國家、30萬名用戶中招,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的了80億美元的損失,影響了金融、能源、醫療等眾多行業,造成嚴重的信息安全危機。在我國WannaCry利用內網橫向傳播的特性,使校園網首當其沖,受害嚴重,大量實驗室數據和畢業設計被鎖定加密。很多科技機構為找回相關數據文件,只得購買比特幣以付出贖金。但是由于比特幣的區塊鏈交易容量有限,每秒鐘的交易上限不超過10筆,而WannaCry帶來的突發交易量,也被認為是導致比特幣區塊鏈網絡分叉的誘因之一。

動態 | USDT占比特幣交易比重約為70.87%:據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交易情況按照交易幣種排名,排在第一的是USDT,占比為70.87%;排在第二的是日元,占比為9.56%;排在第三的是美元,占比為8.59%;排在第四的是USDC,占比為3.07%;排在第五的是韓元,占比為1.79%。[2020/2/2]

不過令人發指的是即便付出贖金,用戶也沒有辦法恢復受損文件,WannaCry也因此臭名遠揚。而且這也不是比特幣首次被黑客利用了。出現在2013年的CryptoLocker是比特幣勒索軟件的始作俑者,CryptoLocker會偽裝成一個合法的電子郵件附件或.exe格式文件,如果被活化,該惡意軟件就會使用RSA公鑰加密與AES秘鑰的形式,加密本地與內部網絡的特定類型文件;而私人密鑰則把持在CryptoLocker制作人所控制的服務器上。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支付比特幣,就能夠解密這些文件,否則私人密鑰將會被銷毀,再也不能恢復受損文件。所以在這一點上CryptoLocker比之WannaCry還算盜亦有道,至少收錢就能幫助用戶恢復文件。

動態 | 比特幣全網未確認交易681筆:據btc.com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全網未確認交易數量為681筆,24小時交易速率為4.06 txs/s。 目前全網難度為13.01 T,預測下次難度上升2.74%至13.36 T,距離調整還剩7天12小時。截至目前比特幣全球均價為8013.11美元,最近24小時跌幅為2.21%。[2019/10/17]

筆者看到網上大量的文章都稱WannaCry、CryptoLocker之類的勒索病之所以選擇比特幣,是因為比特幣的交易是無法追蹤的,但這個說法是比較偏面的,比特幣本質是分布式帳本,每個人都能像筆者一樣通過勒索的比特幣地址查找到其交易信息,因此比特幣是可追蹤的。

比特幣賬戶的匿名性,才是其被黑客大量使用的原因。比特幣的出現,尤其是其匿名性,也對監管的反洗錢目標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現有實名金融賬戶體系的監管方式肯定不適用于比特幣。而監管反洗錢手段的缺失也是黑客目前首選比特幣作為贖金的最主要原因。

勒索軟件發展趨勢

病也開源:2015年下半年,土耳其安全專家UtkuSen在GitHub上發布了命名為HiddenTear的開源病

HiddenTear的出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僅有12KB,雖然體量較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款軟件在傳播模塊、破壞模塊等方面的設計都非常出色。盡管作者UtkuSen一再強調此軟件是為了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勒索軟件的工作原理,可它作為勒索軟件的開源化,還是引發了諸多爭議。目前此項目在Github上已經被隱藏,不過向作者發送申請后還是可以拿到源碼的。在閱讀了HiddenTear這款勒索軟件的源代碼后,筆者也是突然醒悟原來編程的思路與方法真的是別有洞天,破壞性思維和建設性思維的確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說HiddenTear的出現,客觀上也讓勒索病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病也搞產業化:同樣是在2015年一款名為Tox的勒索軟件開發包正式發布,通過注冊服務,任何人都可創建勒索軟件,Tox管理面板會顯示感染數量、支付贖金人數以及總體收益,Tox的創始人收取贖金的20%。然而病漏洞利用工具包的流行,尤其是“TheShadowBrokers”公布方程式黑客組織的工具后,其中的漏洞攻擊工具被黑客大肆應用,勒索病也借此廣泛傳播。破壞性病和蠕蟲傳播的結合,不但勒索了大量錢財,更是制造影響全球的大規模破壞行動。在此階段,勒索病已呈現產業化持續運營的趨勢。在整個鏈條中,各環節分工明確,完整的一次勒索攻擊流程可能涉及勒索病作者、勒索實施者、傳播渠道商、代理,并最終獲利。

防小貼士

1.關閉高危端口445:我們看到如WannaCry使用的永恒之藍等安全漏洞都是使用SMB協議的漏洞,在局域網內進行瘋狂傳播,也就是只要病攻克了同一WIFI下的一臺機器,那么其它電腦也將中招。而關閉445端口則是最有效的應對措施。

2.及時更新補丁:運行Windows更新修復補丁也是一種有效的防護方式。

正所謂魔高一遲,道高一丈,據筆者觀察,在信息安全方面防守方占優的情況,正隨著情況的發生著慢慢的變化,因此還需要業界高度重視安全方面的新動向,以防新冠病的悲劇在IT界發生。

Tags:比特幣ANNWANCRY比特幣交易在中國合法嗎Low Orbit Crypto CannonSWANethylacrylate

火必交易所
數字資產:2020年數字貨幣市場分析:專業化數字貨幣對沖基金受歡迎,投資數字資產已成趨勢

作者:RolandRoventa 編譯:子銘 來源:加密谷 摘要: 機構對數字貨幣資產的需求來自于客戶一端.

1900/1/1 0:00:00
比特幣:BKSb交易平臺進軍礦業,退合約入礦界還來得及嗎

BKSBEX前幾日在社群中宣布,他們要開始參與挖礦了。4月18日的群公告中表示,最新一版BKSBEX平臺的版本即將更新,新版本將上線全新的礦業聯盟界面,昭示著平臺將進軍比特礦業.

1900/1/1 0:00:00
SME:史上最奇葩的ICO:這個23歲的巴黎人自己把自己賣了

AlexMasmej的夢想就是成為硅谷的風云人物。為了實現這個崇高的目標,這位23歲的巴黎人上周在一次ICO中把自己賣了。具體點說,Masmej賣的是一種代幣——$ALEX.

1900/1/1 0:00:00
OGO:誰的盛宴,誰的危情?數字貨幣時代,支付寶、微信會否失寵

作者:包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全球第一個由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似乎接近落地。近日,網上流傳的數字貨幣錢包內測截圖顯示,其基本功能涵蓋數字資產兌換、數字錢包管理、交易記錄查詢及掃碼支付、匯款、.

1900/1/1 0:00:00
BTC:BTC高位橫盤,逐步站穩7000美元關口

作者|哈希派分析團隊 HBTC霍比特交易所今日10倍PE回購HBC:據HBTC(原BHEX)霍比特交易所官方公告,在全新的通證模型規則下.

1900/1/1 0:00:00
數字貨幣:深度 | 央行數字貨幣的五個“能”與“不能”

本文來源:張明宏觀金融研究,原題《央行數字貨幣:結構分析與能力展望》作者:楊曉晨,中國科技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全球經濟與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明.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