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價格 以太坊價格
Ctrl+D 以太坊價格
ads

區塊鏈:2020 區塊鏈風向標:礦、鏈、幣領域最強預言合輯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來源:36氪

文|黃雪姣王也秦曉峰

運營|蓋遙

編輯|Mandy王夢蝶

新年開啟之際,Odaily星球日報推出年度策劃報道“你好2020”展望未來系列,按礦業、公鏈、交易平臺等領域,分別給從業者提供一些參考。

BTC減半之外,礦業還會發生這三件大事

2019是礦業步伐飛速、節奏緊張的一年。

年初,幣價猝不及防上漲,礦機價格應聲翻倍;4月,比特大陸、神馬紛紛發布新代礦機,到貨后全網算力青云直上,年內翻番、突破百E關口。

到了下半年,幣價震蕩下行,與算力曲線形成鮮明對比,一代機皇S9幾度瀕死;加之2020獎勵減半的節點將至,是再下重注還是退后觀望,不少礦工陷入迷茫;與此同時,比特大陸和神馬則先后出現了吳忌寒“放逐”詹克團、楊作興被拘留的人事震動;另一邊,礦業第一股嘉楠耘智終于成功上市,募資、投片,被不少人寄予期待。

2020,這些未完待續的故事將迎來新的高潮。

比特幣減半牽一發而動全身,彼時幣價漲跌究竟如何影響挖礦利潤,礦工們當下又該如何抉擇?

1、礦業2019:算力接連暴漲、礦商年終巨變

下圖為經Odaily星球日報整理的2019年礦業年鑒,其中最為影響行業發展的是算力漲跌和礦商巨變這兩件大事,下文我們來重點解析。

算力暴漲1.4倍,新代礦機貢獻了3/4的算力

據BTC.com數據,2019年,比特幣平均算力增加了1.45倍之多,從年初的40.16EH/s暴漲至年末的98.67EH/s。

在這將近百E的算力中,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判斷,其中50E是來自15TH/s級別的老礦機,余下的50E是來自50TH/s級別的新礦機。

這一估算的依據在于,2018年10月,比特幣全網算力峰值達到53EH/s,但此后,隨著幣價暴跌,礦機不斷關機下架;至次年行情轉好、豐水期到來的5月底才回升至53EH/s。

加上最早到貨的新代礦機螞蟻S17系列自5月底陸續到貨,因此,6月份之后增加的算力,可以認為主要是新礦機帶來的,約占全年上漲算力的76%,即四分之三。

對于2019之算力,BTC.com創始人莊重還曾說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下圖展示的是比特幣、萊特幣的幣價和全網算力對比圖。

圖片來自BTC.com

注意看兩者今年算力的變化曲線,萊特幣是算力隨幣價走,先升后降;比特幣則在下半年脫離了跌跌不休的幣價,一直上漲到現在。

這也與其歷史上的表現相異。2018年終,全網算力追隨幣價之后、發生暴跌。而且,那次下跌,讓全網算力用了整整7個月時間才恢復“元神”。

正如莊重點出的那樣,今年“反常”的原因,在于行情上升期時,礦業的反應滯后于幣價,加之行業來到了礦機升級換代的節點。

“年初的行情給礦業帶來比較好的預期,短期內礦機市場出貨量很大,所以等小牛過去了算力還在上漲。當然這種決策背后也是因為,用新礦機挖礦的確有較大獲利空間,對于明年減半來說這也最安全的選項。”莊重表示。

嘉楠赴美上市,神馬成功突圍,大陸內部動蕩

談起2018年的礦機廠商,大家能想起的一個顯像就是,集體赴港上市。從18年5月開始,市場占有率前三的嘉楠耘智、億邦國際和比特大陸先后遞交招股書,但半年之后,均以“逾期失效”告終。

到了2019,長跑4年的嘉楠耘智終于得償所愿,但與此同時,“攪局者”神馬也成功在市場占有率上快速攻城略地。

2019年10月,嘉楠耘智正式提交招股書,次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融資9000萬美元,估值13.3億。盡管估值及融資額都遠不及2018年赴港謀求IPO的勢頭,但也成了中國礦業乃至區塊鏈的“第一股”。

幾乎同時,9月底,神馬礦機創始人楊作興在幣印礦業峰會上意氣風發,宣布在7月至9月的第三季度,其最新代礦機M20S/M21S已發貨10萬+臺,預計到月底將累計交付20萬+臺。

這不失為一個亮眼的成績:Q3平均每月交付7萬臺,月產量可達10萬臺,單臺以55T的算力計,3個月之間,神馬大約給全網貢獻了10E算力,約占新增算力的27.6%,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

但僅僅過了一個月,隨著楊作興狂飆突進的神馬,突遭“失首”。

2022年3月財政年度:淡馬錫凈利潤從一年前的570億新元下滑到110億新元:金色財經報道,盡管受到COVID 19的困擾,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的投資組合價值截至3月31日的一年中依然上升到了創紀錄的4030億新元(2970億美元)。根據審查結果,淡馬錫的非上市資產組合價值從十年前的530億新元增加到2100億新元,增長了約四倍。在過去十年中,非上市資產組合的年收益率超過10%。然而,在2022年3月的財政年度,該集團的凈利潤從一年前的570億新元下滑到110億新元。

此前消息,淡馬錫控股表示,目前未持有比特幣,但正積極參與區塊鏈投資。[2022/7/12 2:07:42]

11月3日,自媒體“吳說區塊鏈”發布消息稱,據多方求證,楊作興已被帶走調查,或與侵犯比特大陸商業秘密有關。至今未有獲釋消息。

這一飛來橫禍,實為“蓄謀已久”,多位接近比特大陸的人士告訴Odaily星球日報,比特大陸從未放棄用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手段圍追堵截勁敵神馬。

事發當時,比特大陸剛剛遭遇吳忌寒“奪權”,因此,“舉報神馬”也被理解為“攘外安內”的行動之一。

10月29日,工商信息顯示,吳忌寒代替了詹克團,成為北京比特大陸的法人。旋即,吳忌寒發布內部郵件,宣布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同時大批革職集團內的“詹派”員工。

突遭“解職”的詹克團,在后續發起了系列反攻,包括凍結比特大陸子公司的相關資產,聘請多地律師在開曼提起訴訟等。但到目前未見實效。

清理了“政敵”,吳忌寒便開展系列的內部調整,人事上,先全員漲薪后大批裁員;業務上,聚焦比特幣礦機業務,砍掉了AI的服務器團隊、小幣種大部分研發等。

經歷了這些變動的礦商,回到礦機研發生產這個要點上看,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在5nm礦機芯片流片上持續投入,另一面,比特大陸和神馬的最新礦機M30S和螞蟻S19已經在30-40W/T的先進性能上展開角逐。

據吳說區塊鏈消息,神馬M30S的每T價格將低于200元,看起來極具性價比;與此同時,相關人士透露,螞蟻礦機S19有信心在經濟性上占據優勢。

礦商的爭相壓價,真實反映了當前礦機銷量之不振。這一切,皆因捉摸不定的幣價,以及讓礦業憂心的區塊獎勵減半。

2、礦業2020:減半=礦難?

正如F2Pool魚池創始人神魚所言,“這一年,我們基本上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礦業周期,從開年的幻滅期到快速的上升期,現在又進入了一個迷茫期。大家應該都在想,未來會怎么樣?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來應對?”

挖礦要看兩個要素,幣價和全網難度。準確地說,幣價是根源,全網難度大部分時候和幣價聯動。我們仍要認真思索已經提前一年被人們消化的“減半行情”是否會來。

先來聽聽“樂觀派”的觀點。

問及減半后會發生什么,萊比特創始人江卓爾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樣。

“減半后挖礦更賺錢了啊。”他的語氣顯得毋庸質疑。

“減半前很多礦工會如臨大敵,實際上后面發現,減半后以法幣計算賺得更多了。”

為何會堅信減半行情會來?江卓爾從供需關系的角度闡釋。

其表示,數字貨幣減半對供需平衡的破壞是非常直接的。哪怕比特幣已經快要第三次減半了,但今年的減半,但這仍意味著每天少生產900個BTC,這是什么概念?以比特幣現在的價格算,相當于有人每天買入4500萬元比特幣,并且是持續不斷凈買入的。

從供需來說,有些人需要囤積或使用數字資產,這個長期需求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那在供給減半之后,價格必須上漲一倍才能重新恢復供需平衡。但是價格上漲以后,很多人通過新聞知道比特幣漲了,然后進來買,導致價格上漲,最后形成了正循環。

匯幣網創始人、老礦工姚遠從礦工心理出發贊同這一觀點。“減半也意味著之后獲得比特幣的成本可能更高,所以有能力的礦工更傾向于囤幣,由此加速通縮。”

當然,也有不少礦工相信,這種預期已被過度消化,人們都認為會發生的事,反而不會發生。

“看歷史的人如果少,歷史就比較容易重演;看歷史的人多了,歷史可能改變。”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

幣價難斷,但生產決策是擺在眼前的。其實,我們可以做個簡單模型,為即將到來的減半稍作準備。

倘若減半時價格和眼下相當,那么,情況可能就如很多人所預料的那樣,那些能效比低、電費占比高的老礦機將面臨批量關機。

神魚把當前市場中的比特幣礦機分為三檔,第一檔是能效比在40-50W/T的最新代礦機,數量較少;第二檔是以芯動T2T、神馬M10為代表的能效比在50-60W/T的礦機;第三檔則是能效比在100W/T的螞蟻S9,通過降頻、改裝后能效比可降低至80-90W/T。

如果明年減半時價格還這樣,那么能效比在60W/T以上的礦機將面臨很高的關機風險。如圖所示,60W/T及以上的礦機,以當前普遍電價0.38元/度計,單臺日凈收益最多20元出頭,至獎勵減半后收益還將折半,幣價一跌就會面臨關機。

報告:雙重勒索軟件在2021年增加了近500%:4月20日消息,萬事達卡旗下加密分析公司Ciphertrace近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勒索軟件當前趨勢報告。報告稱,雙重勒索軟件在2021年增加了近500%,比特幣仍然是勒索軟件組織的首選的支付系統,但門羅幣 (XMR) 在勒索軟件組織的使用率急劇上升。2021年前6個月,向勒索軟件集團支付的款項為5.9億美元,比2020年全年增長42%。[2022/4/20 14:36:11]

數據來自:F2Pool

但神魚表示,減半20天后,5月底6月初礦區來到豐水期,如果彼時政策向好且電價像去年一樣便宜的話,能效比在60W/T以上的礦機亦有可能重新開機,“而在這個等待過程中,會有20來天難度比較低的階段”。

倘若減半后幣價無法維持、掉頭向下,比如跌到5000-6000美元,那么這時候就有可能發生礦難了。

“可能會導致50W/T以上的礦機關機,全網只剩下2-3成的礦機。”神魚判斷道。“那些關機的礦機,之后會漸漸向國外低電價地區遷移。”

當然,如果價格漲的話,比如漲個50%,那么就能維持當前的水平。如果是大漲的話,因為礦機產能有限,可能會導致礦機極度缺貨,從而刺激礦機生產、經銷市場的繁榮。礦工作為礦機的擁有者也能從中獲利。

“今年可能是兩個極端,要么大喜,要么大悲。”神魚總結道。

為了鼓勵礦友們能笑對這個迷茫時期,神魚在月初舉辦的大客戶年度答謝宴上給每位礦工端上了一碗雞湯。

他表示,礦業的發展離不開那些苦難的日子。下圖是魚池制作的挖礦痛苦指數,也就是挖礦的一個利潤率。

數據來自:F2Pool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5底到2016年,礦業陷入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指數大概在4左右。“但那段苦難的日子,也倒逼大家從最早的工業園區或是家庭式的挖礦轉向了水電的大規模挖礦,礦工紛紛從東北之類的地方走入四川,挖掘更低廉的電力資源,整個礦業也得以進行一次大的升級,產生了在座的各位和這么多大規模的礦場。”神魚說道。

江卓爾基于減半行情必定會來的判斷,提出了更為激進的策略。

“現在買礦機還是挺不錯的,經過半年的下跌,礦機價格已經比較低了,礦商也通過各種方式融錢,所以其實可以投入挖礦。而且,挖到之后要盡量把挖出來的幣留著,比如有100萬,不要全都拿去買礦機,留一定資金來囤幣,這樣累計幣的速度會更快,從而能較好踩上減半行情的利好。”江卓爾表示。

3、減半之外,對2020年的3大預測

1)礦業金融加速滲透

自2018年下半年,有識之士對于礦業金融就呼聲不斷。到了2019年,金融更是全面占領礦業的各個環節。

從礦商近期聯合借貸商推出的礦機抵押0元購&分期購,到礦機經銷商在急需大額資金周轉時向服務商尋求借貸,再到具備一定認知的礦工通過購買期權等產品來鎖定挖礦收益,等等,金融對于礦業這門強關系、重投入、長周期的生意,作用已經不言而喻。

目前來看,礦業金融中最常見的產品服務是對沖與抵押借貸,前者提供規避風險的敞口,后者提供生產所需的現金流。

從產品形態而言,專為礦業提供對沖服務的產品相對較少,多數礦工主要是通過交易所來做對沖。相對而言,借貸產品的形態和規模更加直觀。

數位借貸商向Odaily星球日報表示,“保守估算,國內的數字貨幣中心化借貸現在已有4-5億美元的在貸規模,其中約有半數用戶都是礦工。”

但從滲透率來看,金融和礦業這一“區塊鏈實體行業”的結合還只是初步打通,市場的爆發還需20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究其原因,礦工的認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阻隔了期權這種常規但又復雜的工具普及。

讓礦工們認識到這些工具的作用,可能是服務商們要做的第一步。

對此,莊重頗為“苦口婆心”。

“我知道很多的老礦工是比較‘信仰粉’的,大家的策略都比較簡單,就是挖了幣我就死囤屯不賣。但這個思路肯定是有問題的。如果你死囤幣,失去法幣上的回報,你的機器永遠就那么多,最后可能是別人高位套了錢購置新機器,然后算力比你還多。所以我覺得礦工應該對如何運用金融工具撬動挖礦收益增長有些規劃。”

2)礦企業務邊界消失,競爭日趨白熱化

2019年,大家最直觀的一個感受是“今年出來了好多云算力平臺”。背后原因,實乃有很多原本專營礦場、礦機經銷甚至是礦池的公司,開始轉型成集礦機交易、托管、云算力、金融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這其中,不乏從幣圈乃至傳統行業進來淘金的玩家,但更多的是業內玩家主導或提供支持。這些玩家以單個業務為依托,充分利用產業資源進行縱向深入拓展。

這背后隱含的是,經過2018年大浪淘沙、或是在2019行業冷靜期伺機進場的玩家們,越來越機構化、專業化。同時,下半年的行業下行,也在極盡攤薄挖礦利潤,為謀求多樣性的收入來源,想做大做強的礦企不得不變身“百寶箱”,合多方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

Cardano在2022年Q1新增超45萬個錢包,每天約5000個:4月5日消息,據Cardano Blockchain Insights的統計,在2022年第一季度,Cardano網絡從1月1日到3月31日增加了453121個錢包(從2666372個到3193445個),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Cardano網絡平均每天增加5000個錢包,僅第一季度錢包總數就增長了19.76%。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開始,隨著Cardano在今年二月初達到300萬錢包的里程碑,ADA已經總共新增了50萬個錢包。(Finbold)[2022/4/5 14:05:15]

譬如,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礦商,為了“去庫存”而和MatrixPort、貝寶這樣的專業借貸商合作,推出礦機抵押0元購&分期購等;比特大陸等礦商還廣發英雄帖,招收礦場來“聯合挖礦”;而幣印,也在品牌形成后切入貼牌礦機、礦機維修等產業鏈條,開啟了“一條龍”的“后服務市場”。

礦業服務商的市場,行業格局遠未形成,而今專業玩家已先后就位,如果行情不是太差,今年將是這些玩家瘋狂賽馬的一年。

3)芯片產能趨緊,嘉楠上市利好凸顯

產能,一直是算力增長的硬頂。到了2020年更加嚴峻。

今年,5G芯片搶礦機芯片產能的觀點幾乎已成共識。由此推知,芯片廠商的支持力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礦商在市場爭奪中的勝負。

2019年,比特大陸在新礦機出貨量上略遜勁敵神馬一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即因芯片產能/良率受限。到了2020年,這一狀況可能會更嚴峻。

而且,在5G芯片搶產能外,礦商之間也有競爭。原來,比特大陸的芯片代工廠是臺積電,神馬、芯動和翼比特是三星,而嘉楠耘智,則同時擁有兩大供應商。

“在臺積電、三星之間搖擺,可以讓嘉楠耘智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過度依賴。”一些業內人士相信。

“嘉楠耘智成功上市后,將獲得供應鏈層面更多信任。”“吳說”區塊鏈援引相關人士消息稱。據悉,在比特大陸5nm測試芯片成功回片時,嘉楠耘智也將跟進臺積電5nm制程。

而嘉楠耘智IPO新籌集的9000萬美元資金,也可助益其在研發和增加產能方面進行投資。“上市后,在融資和銷售渠道上也能獲得更多信任和支持。”神魚如此評價道。

在芯片產能愈發吃緊的眼下,嘉楠耘智似乎已經摸到了幾張好牌。

最后,Odaily星球日報借神魚的一句祝福送給礦工朋友們,“明年還是求穩,投入自己能承擔的損失,可能會獲得意外的收獲。”

公鏈的故事還沒講完

從爭搶百萬TPS,到比拼DApp生態,再到借勢Staking和Defi,2018到2020,牛熊交替,從井噴爆發到批量夭折,公鏈是整個加密生態的基礎設施,也一直備受關注的所在。

雖然行業經歷波折、一些“劣幣”被擠出行業,但也有眾多從業者仍在砥礪前行。

TokenInsight數據顯示,其收錄的71個底層公鏈項目中,主網上線已有41個項目。其中,主網上線但還未進行相關生態開發的項目占比居多。

截至目前,市值排名前十的公鏈項目均已主網上線。明星項目也頻頻公布項目進展,近日,V神發推特稱以太坊2.0極有可能在今年Q1或者Q2發布。此外,Cosmos、Polkadot、Cardano等項目主要在測試網絡和技術研發;EOS、Tezos等項目在完善開發工具,以降低開發成本。

同時,公鏈技術也在一些方向取得了突破,特別是跨鏈、分片、隱私計算等提高區塊鏈性能的技術已開始走向成熟。

例如,以NEAR為代表的分片技術提高了區塊鏈吞吐量,多種技術方案能支持現階段DApp的性能需求;以Cosmos、Polkadot等項目代表著跨鏈技術向往前邁進了一步;Grin和BEAM背后的MimbleWimble協議進一步的應用...

此外,PoS項目的火熱將Staking經濟推入行業視野,Defi也以推陳出新的模式和逐漸提高的鎖倉代幣價值,吸引更多從業者加入。

不過,面對“用戶在哪”和“何時落地”的兩大天問,公鏈的下一步也仍充滿不確定性。

Odaily星球日報和知名公鏈項目Conflux、Algorand、NEARProtocol、Taraxa聊了聊,他們回答了6個問題,講述了2019,也預判了2020。

1、公鏈的2019年

Odaily星球日報: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總結2019年公鏈的發展,您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ConfluxCTO伍鳴:就用“突圍”這個詞吧。

2019年公鏈的發展屬于突破的一個階段,今年很多公鏈都在探索如何解決公鏈的底層基礎設施的難題,對于如何提高公鏈的性能和安全性等技術瓶頸,各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我堅信那些在2019年熊市始終堅持做技術開發的公鏈團隊在2020年會得到爆發的。

以太坊基金會2021年下半年累計向生態組織資助1382萬美元:2月20日消息,以太坊基金會在官方博客公布了2021年下半年的資助項目詳情,其中第三季度向DAO Drops、Zero MEV等項目累計資助299萬美元,第四季度向L2BEAT、EthStaker等項目累計資助1083萬美元,兩個季度合計資助1382萬美元。[2022/2/21 10:04:36]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趨于理性化。

不少的優秀的公鏈項目從2017、2018年的準備到2019年開始以及2020年上線主網運行。這些項目在技術上各有突破,為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壁壘實踐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不少公鏈項目意識到這條賽道是一場靠實力的馬拉松。沒有強大并持續的技術研發,資金實力以及應用落地執行能力的,很難走遠。

NEARProtocol聯合創始人IlliaPolosukhin:從我的角度來看,2019年是下一代公鏈爆發的一年。

我們在公鏈的共識記機制、跨鏈間的互操性、分片擴容等方面做了很多實驗和研究,目前公鏈的底層技術和架構已經漸趨成熟,距離大規模場景落地越來越近。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公鏈生態開發者們開始更加關注公鏈的使用性,開始關注用戶的使用體驗,例如簡化UI界面,設計智能合約,讓用戶在鏈上交易時免去繳納gas費的成本和精力,這些都是為了提高用戶使用公鏈的體驗。

TaraxaCEOStevenPu:2019年公鏈底層的故事已經讓大家覺得是一個偽命題,只做技術和社區的公鏈顯然滿足不了現實社會的需求。

現在硅谷的投資者很喜歡投可以解決某一特定領域需求的項目,當然前提是這個領域要足夠成熟和強大,但是區塊鏈到現在還沒解決某一領域的需求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花費這么多時間和成本研究區塊鏈自身的底層基礎設施是有問題的。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要把公鏈本身做得更安全、性能更高,關鍵問題是你所創造的這個公鏈可以用在哪里?解決了現實世界中的哪些問題?這才是公鏈目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想強調的是,公鏈是一個工程領域,而不僅僅是理論研究。公鏈需要為行業解決痛點,創造價值,走出小圈子。

2、公鏈賽道漸趨理性

Odaily星球日報:很多人說2018年是公鏈元年,公鏈項目遍地開花,但是2019年,公鏈的路似乎并不好走。有不少公鏈項目宣布解散,或者社區化,還有很多干起了技術外包,您認為導致公鏈出現這種生存現狀的原因是?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如我剛才所述,公鏈出現分化是行業趨于理性的自然結果。公鏈的路是長跑,“耐力”的培養需要各方面條件的支持,缺一不可。坦率的說,行業分化從長期看,這應該是一件好事。

NEARProtocol聯合創始人IlliaPolosukhin:在我看來,目前公鏈最大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大規模應用。其包括兩個維度,一是C端用戶的大規模應用,第二是開發者的大規模應用問題。自2018年熊市行情以來,我們并沒有看到有大規模的開發者涌入這個行業。

一次,我們和加密貨幣圈外的開發者們聊天,他們說他們也在等待一個成功的場景落地案例的出現。公鏈生態的開發者們雖然對共識機制和底層協議有了很多的實驗和研究,像PoS、DPoS、PoH等共識機制,底層技術方面有側鏈、layer2、分片擴容方案等等。但是在開發者體驗的改進和場景落地的探索上依然缺乏實驗和探索。此外我們還發現,當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試圖構建和創新產品時,他們會受到當前公鏈性能等底層基礎設施的限制。

我們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促進公鏈開發人員與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緊密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去中心化體驗和基礎設施。

TaraxaCEOStevenPu:我們平時關注的都是技術過硬或者有商業落地的項目,但我認為你提到的上述現狀在任何一項新技術剛剛開始的時候都會遇到的情況,在一項新技術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首先進來的是一些技術極客們,技術極客本身就是和現實社會高度邊緣化的一群人,然后沖進來的就是騙子,當騙子們把這項新技術的熱度炒起來之后,才會引起正規軍進場。

3、公鏈的商業模式

Odaily星球日報:圈內很多人調侃,公鏈的商業模式就是發幣,您認為公鏈有沒有商業模式?公鏈的商業模式該如何設計?

ConfluxCTO伍鳴:公鏈作為一個平臺,更應該去支持application的落地和應用,依托公鏈的系統去做生態,這才是公鏈應該有的商業模式。目前擺在公鏈面前的主要問題就是公鏈的底層基礎設施的問題,比如TPS和安全性問題。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要看這個“商業模式”是如何定義的。有些人把公鏈的商業模式比喻成建設一條高速公路然后為其引入流量。通過網絡效應不斷有機地增加公鏈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公鏈的商業模式不是一個短平快的模式。當然,公鏈項目也可以選擇某一個垂直領域自主進行應用的開發落地。如果成功的話,也有短期的商業盈利模式。但是,我還是相信一個高度去中心化的,有強大生態及真正商業應用的公鏈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NEARProtocol聯合創始人IlliaPolosukhin:在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和融資情況被緊密結合到一起。1CO開辟了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使得融資門檻變得更低,同時也加強了資產流動性。另一方面,有些公鏈要求用戶為token的使用而付交易費,在我們看來,這嚴重限制了公鏈的大規模落地。

聚幣Jubi已于2021年2月5日上線EGLD/USDT:據官方消息,聚幣Jubi已于2021年2月5日16:00(UTC+8) 上線EGLD(Elrond)。現存入EGLD即可獲得存幣即挖礦雙倍算力獎勵。

Elrond是一個高吞吐量的公鏈,專注于通過自適應性的分片技術和新的安全權益證明共識機制來提供安全、高效、可擴展性和交互性。[2021/2/5 18:59:23]

公鏈本身扮演著存儲資產和價值的角色,公鏈的商業邏輯在于它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公鏈還提供了價值存儲的一種新方式,token可以作為公鏈價值的一種憑證。但是公鏈所發的token至今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和估值模型。

TaraxaCEOStevenPu:我覺得公鏈的商業模式歸根到底還是在token上,但是目前對token的估值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

token是公鏈的價值載體,token其實就是使用費,你問我如何看待公鏈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在問公鏈的token是如何估值的,這是一個非常tricky的事情,我個人覺得在公鏈沒有大規模應用之前,這個token的價值是很難估量的。

如果未來某天公鏈實現了大規模應用,那么token的價值應該如何來估值?他和股權的價值有何關聯?

token和股權不一樣,因為股權直接和公司的利潤掛鉤,但是token不是利潤,而是一種使用和服務,目前市場上對token的估值還沒有形成共識,因為公鏈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應用。

4、公鏈的落地應用

Odaily星球日報:有人說公鏈不需要商業模式,應用層才需要。協議層只需要考慮,如何從DApp的商業模式中獲取價值即可。但是當DApp也淪為資金盤的盛宴時,您認為DApp還能支撐起公鏈的商業模式嗎?

ConfluxCTO伍鳴:我覺得一個安全高性能的公鏈最有價值的地方還是拓展與金融相關的業務,但這個金融指的肯定不是資金盤這種模式,比如說公鏈的技術去解決跨境支付的問題,可以用公鏈的原生token去做跨境支付,就像比特幣一樣。

如果在性能和安全性都比較高的公鏈上面去發行數字化的穩定幣,也會使法定數字貨幣的轉賬和交易更加快捷通暢。

我個人覺得MakerDAO等Defi做得非常不錯,Defi還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區塊鏈應用場景。

至于其他像存證、溯源等非金融應用,其實在聯盟鏈上也能做,主要看數據對安全性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對數據的要求特別可靠的話,那你也是可以在公鏈上去做這件事的,如果對安全性沒有那么高,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聯盟上去做,另外我覺得應用本身也是可以去驅動DApp生態的application。

存證不僅可以toB或者toG,其實也可以toC,我們現在正在研發將合同數據和社交網絡的工具結合在一起,使得我們的user在使用社交網絡的時候將信用數據放到鏈上,并且讓用戶可以實際地使用。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正如之前提到,公鏈需要商業模式,但是它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商業盈利模式,而是一個平臺規模效應模式。而DApp的確需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或者存在的價值。核心的問題是區塊鏈還沒有出現真正的殺手應用。這是一個過程。我想也許主流商業企業主動進軍區塊鏈應用會給公鏈的應用落地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5、公鏈和聯盟鏈不是競爭關系

Odaily星球日報:去年1024之后,聯盟鏈迎來一波高潮,有人因此抬高聯盟鏈,唱衰公鏈,也有人說公鏈和聯盟鏈終有一戰,您怎么看待公鏈和聯盟鏈的關系?兩者之于區塊鏈世界而言分別承擔著什么樣的角色?

ConfluxCTO伍鳴:個人覺得聯盟鏈和公鏈并不是競爭關系,兩者其實是相互輔助的關系。聯盟鏈和公鏈的結合有很多種方式,公鏈有很多鏈下和layer2的擴容解決方案,這種側鏈的解決方其實是在用聯盟鏈的結構來實現的,開發者可以把聯盟鏈當作是公鏈的一個側鏈,來達到更短的延遲和更高的性能。

其實用戶在選擇聯盟鏈和公鏈的過程,也是在選擇安全性和性能。如果用戶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那就選擇性能稍低的公鏈,對安全性要求比較低的用戶則可以選擇性能比較高的聯盟鏈,所以說目前公鏈和聯盟鏈的選擇,主要看用戶對安全性和性能需求的衡量。

另外,在我看來,無論是聯盟鏈還是公鏈,目前共識機制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最亟待突破的一個瓶頸了,下一步的瓶頸主要在當地的執行上,如何改進局部執行的效率是我們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從公鏈和聯盟鏈的角度來講其實是相通的,也就是說公鏈和聯盟鏈只有共識機制上的區別,在存儲和計算方面其實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公鏈目前正在突破的一些技術難點,其實對聯盟鏈也有幫助。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真是一個不朽的爭論話題。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公鏈和聯盟鏈放在對立面,好像二者只能選一。我想大家應該都同意公鏈是強技術,但是這并不是說聯盟鏈沒有存在的價值。事實上,目前企業甚至政府在區塊鏈的應用絕大多數都是在使用聯盟鏈。

我覺得公鏈和聯盟鏈會共存很長時間。聯盟鏈也可以建在公鏈上,并享受公鏈技術升級以及可擴容性的優勢。我覺得專為商業短期應用而開發的聯盟鏈將來會遇到很多因商業發展而需要的技術拓展的瓶頸。

TaraxaCEOStevenPu:我個人認為聯盟鏈不是鏈,而是一個聯盟,就是一個企業軟件,里面放了一些簽名,跟區塊鏈沒有任何關系,它不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不具有公鏈可信和不可篡改的性能,與公鏈相比更加容易被攻破。

6、分片、隱私將是2020的重要方向

Odaily星球日報:對于2020年公鏈的發展您有何展望?在技術和場景落地方面您看好哪些新趨勢?

ConfluxCTO伍鳴:我們會持續地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公鏈的性能,類似分片的想法肯定是需要的,但是我們認為現有的分片技術還是會犧牲公鏈的安全性,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地挖掘其他可以提高公鏈性能的方法。

另外,我個人認為保護用戶數據和信息的隱私技術還是需要去發展的,通過多方計算的方法和零知識證明等理論將區塊鏈技術和隱私技術結合到一起,這是我們下一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方向。

畢竟數據還是有價值的,隨意將數據泄漏給其他人,本來就是對數據所有者的權利的侵犯,所以我認為人們對隱私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謹慎樂觀。行業趨于理性化所產生的分化會繼續,如果一些項目能夠真正按計劃上線主網,競爭會白熱化,優勝劣汰。隨著有些項目被淘汰,能夠在技術,生態,商業落地保持領先的公鏈項目,會得到更多資金的支持。2020年,我還期待更多的主流企業加大對區塊鏈的投入及重視,加速打破區塊鏈小眾的現狀。

NEARProtocol聯合創始人IlliaPolosukhin:分片技術將是2020年公鏈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對于那些預計在2020年主網上線的公鏈來說,我個人認為跨鏈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開發者和用戶都希望這些主網即將上線的公鏈可以與現有的生態系統相互兼容。例如,我們正在NEAR網絡上搭建一座通往以太坊的“橋梁”,以確保NEAR的開發人員能夠輕松使用以太坊上面的的任何智能合約。

除此之外,我認為在2020年游戲和社交領域將會帶來一波新流量。

給你一個趕超三大交易所的機會

2019年,交易所做了諸多嘗試,從IEO到模式幣,從永續合約到借貸理財等,不一而足。

然而,真正突圍成功的寥寥無幾,有些經營方式極更是具爭議且不可持續,不應為后來者效仿。

整體而言,過去一年幣安、OKEx、火幣「三足鼎立」的格局并未被打破,小型交易所依然面臨生存難題,「馬太效應」明顯。

區塊鏈行業瞬息萬變,時間既是朋友也是敵人。

2020年,交易所的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兒?突圍行業,哪里才是正確的方向?

1、回顧2019:兩大戰場與一大方向

這一年,交易所不斷對模式和玩法推陳出新,但一個新的玩法出來后,同行競相模仿,同質化嚴重。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交易所,逐漸喪失口碑與用戶,最終被市場淘汰。

這一年,交易所們的兩大垂直主戰場是IEO以及期貨合約,橫向發展方向則是將流量一魚多吃,成為綜合性的一站式交易平臺。

1)前半場,IEO大行其道

回看IEO,其初衷是塑造「多方共贏」的局面:明星項目為交易平臺帶來流量,交易所則為項目融資進行品牌背書;交易所篩選項目,保護投資者。

從其實踐來看,年初幣安推出的第一個IEO項目BTT開盤十倍,造富效應也為交易所帶來極高的關注度以及流量。

IEO火了,自然也吸引了大批交易所扎堆跟風。但項目質量良莠不齊,令投資者損失慘重。由于IEO項目與交易所品牌綁定更深,也對交易所的聲譽造成嚴重損害。

去年4月,Gate交易所推出的首期IEO項目CNNS上線后,高開低走,次日直接腰斬,引發投資者維權風波。

“IEO模式還是被一些交易所玩壞了。他們根本沒有看懂背后的邏輯,只是覺得這個模式很火就照抄不誤,隨便拉個項目就上,也不去做審核,有些交易所甚至與項目合謀欺詐。最終既違背了保護投資者的初衷,也讓交易所品牌受損。“幣安創始人、CEO趙長鵬表示。

到了年中,IEO熱度冷卻,逐漸被人遺忘。即便是先行者幣安,推出IEO的頻率也在逐步放緩,從一月一期,變為兩到三月一期,OKEx同樣降低頻率,更多的交易所則完全放棄這一模式。

對此,幣安以及OKEx給出的解釋基本相同:一是好的項目正在變少,二是團隊審核,寧缺毋濫。但二者均表示,不會放棄IEO。

如今對IEO進行評價,多數交易所受訪者認為其已經「成功」。在IEO的刺激下,各家平臺幣均有著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平臺幣BNB今年最高上漲超過6倍,遠超OKB以及HT最高漲幅。

而從投資者角度來看,IEO項目投資回報率最高超過1000%;即便是目前,幣安所有IEO項目綜合收益率依然可以達到60%以上。

只是,在這場IEO戰局中,表現亮眼的主角依然是頭部幾家交易平臺。更多的小交易所連配角都算不上,徹底淪為炮灰。

2)后半場,期貨合約大戰

2019年,交易所爭奪的另一個重點便是合約市場。

合約交易所的集中興起,可以追溯到2018年第四季度。僅當年10月,就有數十家合約交易所成立,2019年更是迎來爆發性增長。

非小號數據顯示,目前交易量前十的交易所中,有7家開通了期貨合約業務,合約的魅力可見一斑。

“第一,對交易所來說,任何一家比較健康的交易所的收入主要來自交易手續費,由于2019年整個市場的行情依舊比較寒冷,用戶參與熱度減少,交易所會主動找出路。第二,推出合約也是迎合用戶的需求,在熊市環境下,合約可以設置杠桿倍數,可做空做多,比現貨更有獲利空間。“KuCoin聯合創始人JohnnyLyu解釋說。

合約市場的繁榮,自是吸引了火幣、幣安,二者爭相入局。但三大交易所之間,也因此產生摩擦,背后的根源在于爭奪存量用戶。

去年8月13日,火幣官微發布的“火幣合約交易量+深度現穩居全球第一”業績海報,遭到了老對手OKEx的反擊。先是海報發布幾個小時之后,OKExCEOJayHao通過個人微博諷刺火幣“提前爆倉”;緊接著第二天OKEx發布官方公告,表示“補償所有用戶在友商比在OKEx提前爆倉的損失”。

此外,2019年的合約市場也在逐步完善。

一方面,在原有的交割合約基礎之上,誕生了永續合約。從設計機制上而言,最大的區別在于永續合約沒有交割日,合約永遠不會到期結算,只要合約不被爆倉,用戶可以一直持有。

另一方面,在幣本位保證金機制基礎之上,誕生了USDT保證金。后者相較于前者,更方便用戶交割計價,完善了交易體驗。

不過,目前新老交易平臺的合約產品較為相近,難顯特色。一些交易平臺開始主打一些賣點,例如交易引擎、手續優惠、跟單等,一批合約交易平臺也因此異軍突起:如Bybit、Hopex、AAX、BEX等。

3)大方向:一站式綜合性交易平臺

總體而言,2019年交易所之間趨于同質化,更多的交易所朝著綜合性交易平臺方向發展,集OTC、現貨、杠桿、期貨合約、借貸于一體。

對于這種轉變,眾多受訪者也較為積極樂觀。在他們看來,綜合性平臺滿足了用戶多樣的交易需求,也為平臺留住了存量用戶。

“從商業角度來講,當然是越綜合越好,原因是把所有東西聚集在一個平臺,能夠最大化流量與利潤,這對于平臺本身和用戶來說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BitMax創始人、CEO曹晶表示,“但從合規方面來看,至少從傳統金融的角度看,交易所與券商的角色是應該分開的,這并非出于商業考慮,而是出于保護投資者與合規方面考慮。”

但要成為綜合性平臺,絕非一朝一夕,OKExCEOJayHao提醒說:“發展綜合性交易平臺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背景做支撐,目前掌握這些產品業務技術的平臺并不多,輕易上線各加密衍生品容易造成用戶損失,進而損害平臺的品牌和聲譽。

”對此,幣安創始人、CEO趙長鵬表示認同。“想要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平臺也是很難的,它需要非常高的技術、運營水準等。幣安做了兩年多,才慢慢有了這些能力。”

雖然綜合性平臺有著諸多優勢,但對于交易所而言,也應視自身實力而定。

“單一的交易平臺和綜合交易平臺就像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要往哪邊發展,取決于平臺定位、面向的人群。”JohnnyLyu解釋。

2、2020已至,交易所的新機會在哪兒?

經歷了2018年的「交易挖礦」、2019年的「IEO」、「期貨合約」,交易所的下一站在哪兒,這一問題也一直縈繞在所有加密投資者的腦海中。

在一些交易平臺掌門人看來,現有的交易所業務已經非常齊全,難以推陳出新,只需要完善現有產品即可。

“現在交易所已經進入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產品品類趨向豐富,以后的發展方向是把單一的產品做到極致。”曹晶表示,“細分化用戶,并對某些用戶的特定需求完全滿足,這樣的交易所就會有流量。”

不過,筆者在過去一年寫了幾十余篇交易所深度長文后,卻發現了一些趨勢,或可成為下一輪交易所競爭的主戰場。

從橫向來看,交易所期貨合約還將繼續成為主戰場,其中山寨幣合約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此外,期權業務也可能成為殺手锏。

從縱向來看,交易所公鏈、礦池將成為新趨勢,為平臺幣賦能。

1)橫向業務

山寨幣合約

交易所的業務中,真正能夠穿越牛熊的,就是期貨合約。無論市場是上行還是下跌,合約皆能大行其道,2020年合約依然將是交易所競爭的主戰場。

不過,前文已經提及,目前包括三大交易所在內的期貨合約,同質化嚴重。

從種類上來看,各家期貨合約都是BTC、ETH、BCH等市值前幾的主流幣;從產品設計上來看,兼具交割合約與永續合約、幣本位以及USDT本位保證金模式。

但是,目前市場上山寨幣合約非常少。整個2019年做的較為突出,只有FTX以及BBX。

實際上,山寨幣合約的市場仍有機會。

雖然相較于主流幣,其他山寨幣的總市值不到20%,但交易山寨幣合約的需求一直很旺盛,特別是有新幣上線或者出現極端行情時時。

2018年10月,FCoin日本版上線,不少人看空旗下代幣FJ。BBX順勢推出了FJ/USDT永續合約,乘勢收獲數千用戶,該合約也在一個月后下線。除了FJ,BBX還曾上過GTC、HT、Grin等紅極一時的代幣永續合約。

雖然市場廣闊,但主流交易所卻很難直接上線這一業務,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寨幣合約波動性更大,用戶承受的風險更大,這也讓幣安、OKEx等主流交易平臺頗為顧慮。

不過,這并不意味這些巨頭不想瓜分這塊蛋糕。去年12月,幣安宣布投資山寨幣合約交易平臺FTX,正式入局這一細分領域。

實際上,OKEx早在幣安之前,就已經完成布局。Odaily星球日報獨家獲悉,OKEx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經收購了BBX,但一直秘而不發。

巨頭們的入局,恰也證明了這一市場的重要性,這也將成為新興交易平臺在2020年突圍的一個重要機會。

不過,山寨幣合約交易平臺也并非沒有門檻。除了技術上要打造高性能的撮合引擎,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交易深度。

實際上,除了BBX、FTX,其他小型交易平臺同樣也曾開通山寨幣合約,但深度較差。去年Nervos上線前,GJ交易所就曾上線CKB期貨,但多數時候處于橫盤零交易量的狀態。

期權

如果說2019年是「合約之年」,那Odaily星球日報大膽預測一下,2020年或將成為「期權之年」。

Tags:聯盟鏈區塊鏈比特幣聯盟鏈幣是什么幣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比特幣中國官網聯系方式40億比特幣能提現嗎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走勢

以太坊交易
數字貨幣:互鏈學院|高承實:數字法幣是區塊鏈架構中的血液和靈魂

2020年,可能是數字貨幣元年。無論是央行還是深圳市政府的工作清單中,都把推動數字貨幣的落地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1900/1/1 0:00:00
SEI:Nature等研究模型模擬仿真警告:新冠肺炎全球爆發或不可避免

作者|糖甜甜甜 來源|DataGo數據狗截至目前,歐洲多國相繼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中東地區,新冠疫情已經蔓延至11國,其中伊朗最為嚴重,同時伊朗副總統在2月27日檢測呈陽性.

1900/1/1 0:00:00
XRP:市值排名前20的加密貨幣前景分析,您應該投資哪種數字資產?

你應該買比特幣還是比特幣現金?tezos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嗎?門羅幣可以長期持有嗎?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更沒有準確的預測來確定哪個加密貨幣將在今年年底前上漲5倍.

1900/1/1 0:00:00
比特幣:比“比特幣”還安全三倍以上?實際是網絡傳銷陷阱

近年來,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傳銷騙局層出不窮。為了起到預防以及預警的作用。鷹鑒既日起發布典型的假借“虛擬貨幣”為噱頭的傳銷判決案件.

1900/1/1 0:00:00
人工智能:產業寒冬背后:汽車之家、易車網、懂車帝的相愛相殺

連續兩年,汽車銷量持續下降,車市冬季漫長而寒冷。寒冬下,汽車互聯網平臺汽車之家也未能獨善其身。汽車之家雖然并不直接制造汽車,也不直接銷售汽車,但作為一個汽車互聯網平臺,汽車廠家、汽車經銷商的利益.

1900/1/1 0:00:00
ARA:老人疑心鈔票有“病”竟微波加熱,3000多元現金面目全非……

因懷疑人民幣上可能沾染“新冠肺炎病”, 江蘇無錫李阿姨 居然把現金放進微波爐中加熱消! 觀點:區塊鏈技術為藝術家提供了一種與觀眾聯系的強大方式:金色財經報道.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