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價格 以太坊價格
Ctrl+D 以太坊價格
ads
首頁 > 世界幣 > Info

DNA:硬盤過時是遲早的事,但用 DNA 來存儲數據是不是有點太科幻了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

1878年6月19日,英國著名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把12臺雙鏡頭照相機列成一排,拍攝一名騎手騎馬快速奔跑的場景。最初的目的是想解決困擾了畫家和藝術家幾個世紀的難題——馬在奔跑時四條腿是否可以同時離地。

明尼蘇達大學的數學教授兼數字技術專家AndrewOdlyzko稱這項新研究「非常了不起」。

「想象一下,我們可以把秘密交給位于我們腸道或者皮膚上的細菌,這應該是最安全的保密方式了,」他說道。

讓細菌「監控」神經元

此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將存入了DNA中。2012年,Church將自己的書的電子數據編輯成DNA形式導入了細菌體內,并通過細菌繁殖得到了900億份復制品。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Regenesis》

美國計算機硬件制造商PNY推出專為Chia設計的固態硬盤:美國計算機硬件制造商PNY推出了第一批專為Chia挖礦設計的固態硬盤(SSD)。PNY LX2030和LX3030 M.2 NVMe SSD是“超高耐用”型號,可提供高達54,000TB寫入(TBW)的耐用性等級。(decrypt)[2021/7/23 1:10:22]

「這應該是出版史上的最高紀錄了,」Church在采訪中說道。

HarvardUniversity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Church和其他科學家開始醞釀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能否將改造過的細菌植入人體細胞,記錄下細胞的一舉一動。換句話說,就是像拍電影一樣錄下每個細胞的生活。

當人生病時,醫生可以將這些細菌提取出來,觀察存儲在DNA中的錄像。Church說,這就像飛機失事后人們可以通過黑匣子知道當時發生的情況一樣。

Chia挖礦1TB硬盤一天只賺1塊錢:一方面Chia幣價格暴跌,另一方面,這幾個月中涌入Chia挖礦的人太多,整個礦場的容量達到了24EiB,再加上最近調整算法,P盤的難度也隨之上升。根據最新的情況,1TB硬盤挖到1個Chia幣差不多需要2700天,也就是7年半的時間。對有錢的礦工來說,挖礦的容量都是PB起的,1PB就是1000TB,差不多也要3天才能挖到一枚。然而這樣算下來,挖礦回本的周期就太遙遠了,1TB硬盤每天的收入大概是0.15美元,一個月收入也就是4.5美元,算下來1天也就賺1塊錢。(騰訊新聞)[2021/6/27 0:08:50]

大腦包含約860億個神經元,然而要想知道這些神經細胞的日常活動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目前,我們可以用電極來觀察神經元的活動,但是一個電極只能監控一個神經細胞。人的腦子裝的下860億個神經元,可裝不下860個電極啊,」Church說道。不過,經過改造的細菌或許是理想的「偵察兵」。

Chia創始人:\"Chia燒毀了硬盤\"并不正確:Chia創始人Bram Cohen推特表示,出于某種奇怪的原因,“ Chia燒毀了硬盤!” 被時尚潮流所重復。這很奇怪,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完全是錯誤的。[2021/5/17 22:09:07]

科學家的想法是,通過基因工程將細菌改造成「記錄裝置」,然后讓這些細菌隨著血液到達大腦,記錄大腦神經元的活動。隨后科學家可將這些細菌提取出來,通過其DNA就能知道神經元在這段時間的活動狀態。

Church和他的同事已經在過去的研究中展示了細菌能記錄細胞中被標記的DNA。

存儲能力甩硬盤幾條街的DNA

半個世紀前,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就提出了用DNA來存儲信息這一超前想法。很久之后分子生物學革命才興起,幾十年后才有科學家成功地做到了給DNA測序。

海康威視:監控級硬盤無法支持礦機,如用于挖礦則無法享受質保服務:4月20日,據微博名為\"北京硬盤之家\"的網友發文,視頻監控設備供應商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硬盤原廠定制開發的專用型監控級SMR硬盤無法支持第三方系統,更不可支持挖礦場景。監控級硬盤無法支持礦機,并提醒用戶,從事挖礦用途的監控硬盤將不能享受正常的有限質保服務。[2021/4/20 20:40:03]

「基因不僅僅是文字信息,它也能做一些自己的事,」費曼在1959年的一次中說道。演講

「想象一下,我們也能做出一件非常小的東西,讓它做我們想做的事,」他激動地說道。

「費曼博士的想法意義深遠——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向,」南加州大學的數學家LeonardAdleman說道。他還是「RSA」——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公鑰加密算法——的創建者之一。

1994年,Adleman他已經成功將數據存入了DNA中,并把DNA當作電腦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他堅信,DNA的存儲能力是同樣大小光盤的一萬億倍還不止。宣布

數據存儲是一個越來越讓人頭疼的問題。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每天產生的數據數量驚人,因而儲存數據的技術一不小心就過時了,比如被淘汰掉的軟盤。

但DNA永遠都不會過時。「數十億年來,生物都在用DNA存儲信息,而且信息都保存完整,」Adleman說道。他注意到,現代的細菌仍然能從幾百萬年前的昆蟲琥珀中讀取到基因信息。這是因為DNA很容易保存,只需放在冷、暗、干燥處,沒有恒溫恒濕的苛刻要求。它還非常穩定,存放上百萬年都沒問題。

除此之外,DNA合成測序,使用的設備和方法都是生物學研究的常規工具。這使得DNA的存儲有效地避開了因設備技術更新換代而起的許多麻煩。所以DNA是數碼信息長期存儲的理想材料,而且存儲的時間越長,越能顯出優越性。

DNA真正取代硬盤還要多久?

DNA作為存儲介質,也有顯著的弱點。首先是成本太高。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高德曼團隊的實驗費用高得驚人:每一兆字節的存儲費用是12,400美元,外加測序解讀220美元。這是常規磁帶存寫費用的一百多萬倍。

第二,信息讀寫非常耗時。數碼信息編入DNA目前只能由專門的DNA合成設備來做;而從DNA中讀取信息,重組復原為數碼文件也很費時。高德曼團隊用了整整兩個星期,才完成五個文件739千字節的復原。

第三,DNA介質不能重復使用,寫錄完畢,一般來說不能修改、不能再用。可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常規存儲,如硬盤和U盤的便利。幾十塊錢的U盤,插入電腦,就能周而復始地存取文檔。

這些「簡單」的基本功能,DNA介質卻難以勝任。

Nature

「人們的本能反應是,DNA分子那么渺小,怎么能儲存海量信息呢?」Birney博士說到。

「盡管這些想法很超前,但我們起碼知道,這些生物技術誕生的時間肯定前人預測的要早,」Church說到。

他舉出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例子。此前,一些比較樂觀的科學家預測這將花費至少60年的時間,每組基因測序的費用將高達1000美元。而于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只用了十年時間,花費30億美元。

DNA存儲著生物體的奧秘,是個非常大的「數據盤」。當克服了存儲和讀取上的難題,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所有的硬盤、U盤、網盤都可以丟到一邊。用一塊硬幣大小的DNA,就能存儲我們一生需要的數據了。

參考資料:TheNewYorkTimes

頭圖來源:Geenius

陳君子

Tags:DNADNA價格DNA幣

世界幣
MMA:世界首款內置安全氣囊兒童座椅發布 有望全球上市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6日報道,世界上首款內置安全氣囊的兒童汽車座椅日前發布,將在全球上市.

1900/1/1 0:00:00
SPO:Esprit母公司關閉1300家店面 昔日時裝之王黯然隕落

服裝品牌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日前發布2016年下半年業績公告,集團營收83.23億港元,同比下跌9.9%。凈利潤約6100萬港元,扭虧為盈。2015年同期集團虧損2.38億港元.

1900/1/1 0:00:00
ARK:零知識證明的寒武紀大爆炸

這篇文章適用于具有一定密碼學背景的人。它調查了不斷擴展的證明系統密碼學以及對稱STARK在其中的作用。基于2019年11月在舊金山發表的演講.

1900/1/1 0:00:00
Avalanche:山寨季才剛剛開始,這三大潛力幣有望繼續沖高!

在經歷了一段艱難的低迷和急劇下跌之后,基于全球宏觀經濟和近期通脹數據,加密貨幣領域終于見證了巨大的看漲軌跡,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已達到1.26萬億美元的新里程碑.

1900/1/1 0:00:00
APY:Arbitrum最強神盤兔蘿卜,把反向33玩得飛起

最近一段時間,Arbitrum上的DeFi項目迎來了第二春,收割了無數流量和熱度。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個名為兔蘿卜的項目.

1900/1/1 0:00:00
穩定幣:與以往不同,比特幣迎來了屬于它的時刻,山寨補漲季即將開始!

為什么這次不同? 在Covid期間,比特幣有它的時刻嗎?并非如此,它只是比任何東西都更難爆炸,而不是作為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然后像垃圾風險股票一樣交易.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