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價格 以太坊價格
Ctrl+D 以太坊價格
ads

STA:媒體視角 | 原來每月550美元 就能運營一個本體節點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轉載自:HashBang

作者:HashBang

近日,我們公布了本體北斗節點進展,HuobiWallet?和?Karathen?成為新增節點,目前總計49個北斗節點平穩運行。

共建節點中,新增?DAppbirds,總計6個共建節點。

詳情可參考:https://info.ont.io/listtriones/zh

Bang姐說:

在Staking生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節點,節點負責網絡的安全運行,并參與社區的治理,也同時連接項目方和普通用戶。目前節點的玩家有交易所、錢包、礦池、資本方、KOL個人和創業機構等。

站在一個?PoS的項目方的角度來看,如何去設計一個節點的機制?有什么樣的設計目標?怎么樣去更好的服務好節點?節點有什么樣的參與門檻?節點的成本收入是怎么樣的?這些問題都是想要申請成為節點的「機構」所關心的。

普通的投資者也很關心節點是誰,選擇節點有什么標準等。

所以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本體Ontology的資深架構專家胡凝,通過9個問題來拆解本體的北斗節點,與大家一起討論和展望節點在Staking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角色。???

1.2019年無疑是Staking經濟的爆發期。爆發的征兆是,老牌交易所Coinbase開始入局;基金Polychain被戲稱為“PoS界的比特大陸”;大家也把關注點從解決公鏈擴容和性能的問題轉移到去發現更好的社區治理和經濟模型上,您怎么看待這些轉變以及PoS公鏈在今年的發展呢?

胡凝:個人是這樣的觀點:區塊鏈的基礎設施服務,特別是公鏈基礎設施,完全可以參照云服務的邏輯,是一種資源租用服務,不過公鏈是一種建立在“基于眾治關系打造的可信機制”之上的資源租用服務。

換句話說,公鏈的資源租用服務相對于傳統云的服務來說,僅僅多了一套“眾治”的方案,也就是一個“節點以記賬人形式自主提供資源,節點網絡自動整合資源形成服務”的方案。因為服務是“眾治”的,而公鏈通過經濟模型激勵節點作惡需要額外承擔全網大比例的節點成本,使得對服務的作惡成本大大提高,這就形成區塊鏈“可信”的邏輯。這是前提。

從業務角度有三個層次的收益邏輯,也就是面向業務客戶的應用收益、為業務應用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收益,以及礦工本身作為運營實體的收益分配邏輯。

Kanye West同意收購Web3 社交媒體平臺Parlement Technologies:10月18日消息,美國說唱歌手Kanye West已同意收購Web3 社交媒體平臺Parlement Technologies(Parler),據悉這筆收購交易預計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包括收購Parler應用程序(Parler目前已從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中下架)、以及基于Solana的NFT市場和安全云服務DeepRedSky、以及全資子公司Dynascale Inc.的母公司。據悉,此前Kanye West因不當言論遭到Twitter和Instagram禁言。(businesscloud)[2022/10/18 17:30:36]

前兩個層次好理解,對應亞馬遜和AWS的實體運營,第三層次就是目前區塊鏈的設計:讓第二層次變成一套機制而為第一層次提供“安全可信”的基礎設施服務。

那我們研究一下云和業務的關系:先有業務還是先有云?答案是:先有業務。只有業務才能養活“云”。AWS云服務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是因為業務需要支持“BlackFriday”峰值而作的冗余基礎設施投入,閑暇時候提供資源租用服務用以抵扣成本而發展起來的。

因此,“基礎設施有多少資源,業務就能用足多少資源;業務需要多少資源,基礎設施就有多少資源能支持”是整個體系性價比最高,最理想的狀況。

在公鏈發展過程中,業務和基礎設施的表現就像一個U?型管,一邊壓力大了,另一邊就要隨之加壓,才能達成平衡。

公鏈擴容和性能的問題的提出是因為之前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業務需求。而現在公鏈的狀態,公鏈的性能是一個問題,但是公鏈業務短缺的問題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此再次轉移了業界關注的側重點。

有什么辦法可以兩全其美,既保證基礎設施體系的發展,又提供更多的業務以驗證基礎?Staking經濟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之一,既是基礎治理模型,又可以圍繞價值發展出一系列業務。而所謂的爆發期,一方面代表公鏈“經濟治理”具有的巨大價值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并且產生了業務領域的分工,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鏈上業務的單一。這是也是整個業界努力的方向:抓住高價值資產類業務的本質,發展出多樣化的業務。

對于在還處在上升期的區塊鏈業務而言,公鏈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盡可能把U型管配平。PoS也是如此。

時尚雜志媒體巨頭VOGUE攜手Vidy將舉辦NFT主題交流活動:據VOGUE SG官方宣布稱,時尚雜志媒體巨頭新加坡VOGUE即將聯合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廣告技術提供商Vidy共同舉辦一個聚焦NFT的線上直播研討會。此次直播研討會于3月31日晚21:00在Clubhouse舉辦,參會嘉賓涉及Vidy、幣安慈善基金會、Multicoin Capital、Amber Group、Crasolum多個加密貨幣知名機構及數位全球知名藝術家,這將是VOGUE SG在NFT藝術領域的首次公開討論活動。[2021/3/30 19:28:47]

PoS的好處是,Stake本身兼具Utility和Governance的功能,當業務繁榮,Utility屬性會強一些,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對應市場不穩定的時候,Governance功能引起的“鎖倉”效應能規避一定的風險。

業務繁榮的時候,Utility屬性帶來的流動性引起Stake價值的不穩定,不一定是收斂的,這是各大PoS公鏈需要注意的,這一點上,質押-收益相關但波動解耦的雙Token體系會好很多。

2、我們看到本體從去年的年中就開始在布局Staking的事情,那從去年開始招募到現在,關于節點的運營整體的情況可以先給我們同步和介紹下嗎?

胡凝:先說一下本體的設計,本體是雙Token設計,ONT為Staking,ONG為Gas。節點質押為ONT,獲得ONG手續費分成。本體使用VBFT共識算法,配合本體治理模型,本體的核心節點網絡稱為北斗共識集群,技術上分候選網絡和共識網絡,共識網絡是候選網絡的子集,通過VRF選擇共識單塊出塊的節點子集組成共識網絡。先后經歷了四輪節點網絡擴展。

2018年6月30日,主網啟動,0手續費啟動,北斗共識集群節點數7,共識網絡出塊最大抽樣節點數7,質押金額14,700,000ONT。

首輪招募,2018.6.1-2018.7.16,北斗共識集群節點數33,共識網絡出塊最大抽樣節點數7。于2018.9.29共識網絡開放節點Staking,ONT持有人可參與治理;

第二輪招募,2018.10.15-2018.11.8,北斗共識集群節點數47,共識網絡出塊最大抽樣節點數7,后根據社區反饋調整至8;

目前,本體北斗節點招募持續開放。

聲音 | 天涯社區副總裁:區塊鏈技術和理念與社交媒體有非常好的結合基礎:據互鏈脈搏消息,天涯社區副總裁、區塊鏈項目合伙人謝巍表示,從現有的成熟社交媒體來講,區塊鏈是一個工具,社交媒體是否和區塊鏈結合,取決于區塊鏈可以幫助社交媒體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應用場景實現的問題,還是降低某方面成本的問題,還是提高某些方面效率的問題。目前看來大家的探索都在比較早期,可以確定的是區塊鏈在隱私保護,激發用戶社區參與動力方面等有確定性的作用,另外區塊鏈項目對社群基礎的要求,與社交媒體的屬性非常契合,相對來講,區塊鏈技術和理念和社交媒體有非常好的結合基礎。[2019/3/27]

截止今天,北斗共識集群節點數48,共識網絡出塊最大抽樣節點數8,共質押金額85,142,769ONT。可以對比CMC流通量進行計算,目前超過10%。

3、看到本體之前發布了北斗節點的激勵模型,想知道你們在設計權益節點的時候,是基于什么樣的設計目標?

胡凝:1)合規層面考慮,通過ONT持有者的交易觸發ONG的解綁計算。這是全網機制,在節點ONT質押和Stake的過程中仍然支持。

2)節點網絡是本體生態設計的一環,節點網絡的設計是為了提供穩定的基礎設施服務,節點網絡的組織方式為治理模型服務。為了保證節點運營,節點必須有穩定的盈利模式,交易Gas計費是節點收益的直接來源。Gas計費和鏈上業務量有直接關系,因此業務量是非常重要的點。但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目前區塊鏈業務相對單一,還在多方試錯和跨行業宣教的階段。可以預見,在前期節點Gas收益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所以這個時候,本體提出節點激勵計劃并且在前期通過控制網絡規模有序擴展的方法,保證節點獲得ONG能覆蓋節點運維成本。

3)ONT質押,ONG二次流通參與業務。控制ONG首次流通的解綁速度,隨業務量增加,支付ONG總量增加,節點獲得ONG收益增加,將ONG流回市場獲得盈利以覆蓋節點運營成本,由此促進ONG的流通。ONG流通速率的提高也提高了節點單位ONT質押獲得的ONG,由此形成對ONT的價值預期。

4)區塊鏈節點是平臺的基礎,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系仍然滿足"競爭協同"的假設。目前對于PoW的挑戰不是節點間的公平競爭,而是資源浪費;而對PoS的挑戰不是資源浪費,而是所謂的“寡頭效應”。

本體在共識集群中分兩個層次,非共識網絡50%,而共識網絡50%;非共識網絡根據質押成正比獲得ONG收益,而共識網絡的經濟模型中設計北斗激勵曲線,通過雙重博弈防止Stake寡頭投機,并且通過節點共識決定ONT鎖倉或是參與流通。對于大量Stake的節點而言,大量投入會減少收益,會選擇釋放部分Stake參與流通或者拆分成多個節點“礦工”,這個就加速形成了足夠分布的網絡結構,并且無法形成壟斷。也表現出部分PoW的形態,但是沒有那么多的工作量資源浪費。

動態 | “區塊鏈編輯6萬元薪”傳言不實 媒體渴望優質內容:據證券日報消息,其記者從多個區塊鏈自媒體從業者中獲知,目前區塊鏈編輯的工資已十分接近互聯網媒體從業者水平。某區塊鏈頭部自媒體品宣負責人也直呼“編輯6萬元薪”傳言不靠譜。記者梳理招聘信息發現,一些區塊鏈頭部媒體掛出招聘資深編輯信息,要求標準相當高。通過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區塊鏈自媒體對優質內容的渴望。[2018/8/12]

????

本體的北斗激勵曲線的邏輯和上面那張圖一樣,區塊鏈網絡趨于穩定,角色節點性能均等,各節點補償基于權益,A點符合網絡節點利益,達到利益最大化。可以滿足網絡推廣、增加ONT流通或者防止惡意競爭等多方場景。目前本體激勵曲線的平均點位設在B點,促進Staking的位置。

4、看到還有節點的退出機制,那一般節點會在什么情況下進行退出?如何避免市場行情不好,出現運營成本高于Staking的收益,節點選擇退出的情況?

胡凝:在商言商,退出理由很簡單,無非三種:在節點預設的周期之內,ONT參與流通相較于質押鎖定,獲得更高的收益或者是更少的損失;節點通過ONG獲利無法覆蓋節點運營成本,形成常規盈利;有比運營節點性價比更高的方案。

事實上,這種情況無法避免,在真正“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區塊鏈網絡規模縮減以節省整體成本,在“市場行情回暖”的情況下再次擴展網絡,以此形成一輪平衡,這是區塊鏈網絡的眾治和眾智的結果。核心在于節點自身對于投資預期的設計和風險控制的規劃。

如果發生了,本體只有緩解方案。本體的架構邏輯是“多鏈合規,多層擴容”,如果在主鏈上的節點成本高于收益,那可以考慮參與到分片治理中去。本體的分片設計是為了使本體方案支持業務調優。隨著業務的發展,總有分片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從而吸引更多的Stake往分片節點中去;進一步的,隨著節點的流失,Staking的收益又會回到能夠覆蓋運營成本的階段。以此形成動態平衡。那是另一個層面的博弈了。

不過話說回來,本體會盡可能的預防“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出現。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從基礎設施的角度,本體設計和實現了分片、多鏈、多VM支持等技術模塊,使得本體有能力突破區塊鏈業務的性能瓶頸;ONTID、DDXF等完整的應用方案也為業務實現提供了完整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這樣,鏈上業務有了落地的能力。隨著本體落地業務的發展。對本體Staking的收益也可以基于落地的業務進行評估。

區塊鏈垂直媒體泡沫狂歡 受到資本青睞:\t進入3月,區塊鏈垂直媒體融資信息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IDG資本、明勢資本、梅花天使、PreAngel等機構均有投資項目傳出。除了受資本青睞,區塊鏈垂直媒體自身也是話題不斷:上線26天估值1.5個億;點擊不到200的軟文要價10萬元。由自媒體帶動的輿論浪潮一波接一波,甚至比區塊鏈應用探索更讓外界喜聞樂見。[2018/3/17]

不同治理模型跨鏈,相同治理模型分片,這是本體的整體架構。

5、之前我們社區有同學做過一個計算,EOS中超級節點的經營成本很高,根據EOS團隊公布的硬件門檻,最低的硬件配備標準是亞馬遜AWSEC2主機×1.32×large型,128核處理器,2TB內存,2×1920GBSSD,25GB帶寬,一臺服務器使用一年的成本大概是75.9萬元人民幣,換算下來,每月成本大概為6.63萬元人民幣,而實際中成本則會更高。那根據本體剛發布的北斗節點的軟件,硬件和網絡等要求,可以幫我們算下一個節點下來的運營成本大概有多高嗎?

胡凝:節點運維成本是根據區塊鏈網絡業務壓力呈現正比相關的。基于目前的業務壓力而言,目前本體節點要求CPU8核,內存32G,1TBSSD,10G帶寬,運營成本以AWS海外資費邏輯大概$550一個月,折算下來每年大概4.6萬元人民幣左右。這塊在之前第三輪招募的鏈接中有提到過。

6、現在一共有多少節點呢?節點是都分布在國內嗎?TrionesNode應用程序啟動后,您建議普通用戶應該怎么選擇節點?

胡凝:目前一共有48個節點,世界各地都有,通過前期KYC的設計。目前節點情況請看https://info.ont.io/listtriones/en

節點包含質押ONG收益和本體基金會的節點激勵,目前來看基金會的節點激勵產生的ONG收益更多。本體基礎設施的治理合約僅能對質押收益根據節點預設的用戶Staking收益發放比例進行發放。

因此用戶Staking在選擇節點時候需要考慮三個問題:

1.節點是否打開Staking功能?只有節點打開Staking功能的才能接受Staking。

2.節點設置的節點收益對Staking發放比例是多少?多多益善。

3.節點是否針對本體基金會的節點激勵收益對Staking發放?如果有,是多少?多多益善。

對了,因為北斗共識集群的Gas收益,共識網絡收益占50%,所以實際參與的時候,還需要根據節點質押和用戶Staking的量,判斷是否選擇共識網絡的節點。

7、本體上線「技術視點專欄」,并發布跨鏈設計,我們理解在你們的跨鏈設計中,每個鏈跑個跨鏈智能契約,智能契約之間完成跨鏈,這一點問題都沒有,相當于中心化網關,但是我們社區的技術同學認為本體公有鏈可能有兩問題回避了:第一個:鏈1的網關智能契調用鏈2的網關智能契約,用誰的身份??中心化方案因為用單私鑰問題不夠安全;第二個,跨鏈請求找誰收錢?怎么收?

胡凝:這個問題可能有些誤解,本體跨鏈設計不是中心化管理方式,跨鏈合約只是合約,可以由任何發起方調用。所有操作都在鏈上完成,因此無法篡改。針對跨鏈角色問題,有relayer的設計,但是relayer唯一的作惡手段只有“不作為”。

具體請參考本體跨鏈相關文檔。

技術一點的解釋。簡單來說,任意的普通智能合約都可以調用跨鏈管理合約進行通信,跨鏈管理合約類似一個統一的跨鏈消息管理中心,要編寫一個跨鏈合約,需要編寫好目標鏈的chainid和目標鏈的對應的智能合約哈希,在用戶調用跨鏈合約后,跨鏈合約會調用跨鏈管理合約并Notify對應的跨鏈消息,Relayer會搬運數據到對應的鏈調用跨鏈管理合約,跨鏈管理合約識別參數后調用對應鏈合約。

第二個問題,所有的多鏈中統一使用ONG作為手續費用,當用戶調用鏈A時,會直接在鏈A中鎖定或銷毀對應的ONG,relayer執行成功后會在對應鏈B上釋放或解綁對應的ONG作為礦工費用。

8、本體的跨鏈跟Polkadot和Cosmos在設計上有什么區別?可以給不懂代碼的同學解釋一下嗎?

胡凝:這里有一張相對簡單的圖表,列舉了本體和Polkadot、Cosmos的區別。

是從本體medium轉過來的,原文在?https://medium.com/ontologynetwork/ontology-releases-multichain-design-to-rival-that-of-cosmos-polkadot-and-plasma-17ddaa027b05

但是目前Polkadot的白皮書并沒有更新和主網也還未上線,所以本體對Polkadot分析的信息源頭可能滯后,結果可能存在誤差。很難用非技術的語言來描述跨鏈設計的區別。這邊還是轉一下本體技術團隊內部的分析報告概要。僅供參考。

1)側鏈驗證人的產生方式不同,Polkadot的側鏈驗證人由主鏈分配,Cosmos和本體的側鏈驗證人由側鏈自治;

2)跨鏈數據交互種類不同,Cosmos的跨鏈交互暫時停留在只能轉移數字資產,而Polkadot和本體可以實現任意信息的跨鏈轉移;

3)側鏈與側鏈的直接交互,Cosmos和Polkadot側鏈與側鏈之間不能直接交互,而本體的側鏈與側鏈之間可以直接交互;

4)驗證人集體作惡問題,Cosmos和Polkadot都存在側鏈驗證人集體作惡的問題,他們都采用側鏈向主鏈抵押的方式來實現側鏈與主鏈間的信任,但若主鏈轉移到側鏈的實際資產價值大于側鏈驗證人抵押在主鏈的實際資產價值,側鏈有作惡的可能性。本體的設計中重點提出了這個問題,并附帶了一種解決方案;

5)獲取區塊頭方式,Cosmos的設計中側鏈與主鏈的交互時通過在旁邊部署輕客戶端的方式來獲取區塊頭信息,而Polkadot中需要存儲每個側鏈的的賬本信息。本體采用同步少量關鍵區塊頭經過對方鏈共識的方式來獲取對應鏈的區塊頭信息;

6)是否有Relayer搬運跨鏈數據,Cosmos和本體中都使用Relayer搬運跨鏈數據,而Polkadot中鏈與鏈之間直接通過消息隊列直接管理;

7)跨鏈交互收取手續費用的方式,Cosmos中設計中暫不明確,本體使用ONG作為主鏈、所有子鏈、跨鏈資產交互的手續費和礦工費用;

8)跨鏈交互激勵方式,Cosmos和Polkadot的設計中跨鏈交互如何激勵Relayer暫不明確,本體設計中relayer的“礦工費”收入方案和方法已經詳細公布,并且這樣的設計使得無需注冊即可成為relayer;

9)測試網上線,Cosmos暫時只上線了主鏈,Polkadot主網還未上線,本體已上線跨鏈交互的測試網絡,可編寫跨鏈智能合約實現不同鏈間的資產轉移。

9、Staking經濟的繁榮,也在反哺著其他行業,本體作為一個PoS的公鏈,有計劃去支持Staking經濟生態中的其他角色嗎?比如PoS礦池、Defi、普通用戶的教育、Staking服務平臺、節點的技術支持或者本體在這個生態中還會布局什么類型業務?

胡凝:還是從基礎設施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吧。業務生態需要生態伙伴一起來參與共建。

本體基礎設施作為一個PoS公鏈基礎設施,能夠為上層業務應用提供完整的、合規的、高性能的服務。Staking經濟是一類業務應用,所以本體基礎設施有能力去支持Staking經濟生態的中的其他角色。

本體基礎設施聚焦于基礎設施,需要業務來推進生態,本體目前正在大力發展鏈上業務,我們懷著開放的心態滿足盡可能多的業務需求。

舉兩個例子,在生態業務方面,本體DDXF支持數據資產化,進一步支持數字資產的價值交換,通過結合穩定幣接入等相關業務,開拓區塊鏈業務場景,由此帶來諸如MovieBloc的生態合作伙伴。同時,國際標準化組織ITU-T的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焦點組接受了本體的身份體系的相關提案,助力COT生態合作伙伴也在物聯網IoT領域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10、目前在做Staking的節點有收益的嗎?為什么大節點和小節點的收益不一樣?

胡凝:因為本體節點運維成本相對較低,在節點激勵計劃的設計下,基本都是盈利的。但是如果考慮governancetoken本幣的波動,就不好說了。

這是PoS的特性,如果質押越多,獲得的收益越多,因為Stake的鎖倉也是一種成本。這種情況在共識網絡會出現差異,就是之前提到的那個激勵曲線的設計,防止寡頭的出現。目前有7個共識節點拿出自身的ONG收益,促進用戶Staking,這幾個節點,從ONG收益和運維角度,是不盈利的。

本體第三輪招募計劃已經公開,本著公平競爭的原則,小節點可以考慮支持Staking而成為較大的節點,這是本體原生支持的。

Tags:STASTAK區塊鏈INGSTAI幣PSTAKE價格區塊鏈是騙局嗎Kingdom Coin

比特幣交易所
BTC:行情分析:比特幣空軍裝腔作勢,多頭退避三分

凌晨上攻受阻回調,二次觸底反彈,多方量能持續萎靡,反彈跡象偏弱,小時級別MACD位于0軸下方金叉向上,STOCH死叉下行在50水平線,走勢也難以形成規模,價位持續保持橫盤整理.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山雨欲來?這些幣種要重點避雷

加密市場有許多“扶不起的阿斗”,但同時也有不少幣種逐漸亮出強勢且穩定的上沖勢頭。彭博社撰文指出,對于在幣市激蕩沉浮的投資者來說,首先要做的便是果斷舍棄那些不可雕琢、容易暴雷的“朽木”,并找尋更具.

1900/1/1 0:00:00
TOK:區塊鏈從業者: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

作者:牛頓先生 大象席地而坐,區塊鏈人成臀下之蟻一頭大象,每天坐在動物園里,它他媽就一直坐那。你真不想去看看? ——《大象席地而坐》 孫宇晨就是那頭坐著的大象,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1900/1/1 0:00:00
LOCK:與政策接軌 Block.one聘請前國會關系部主任以支持其區塊鏈活動

EOS母公司Block.one在5月份注冊的信息披露表格中透露,自己聘用了一家游說公司。文件顯示,Block.one是國際律師事務所Holland&KnightLLP的客戶,該律師事務所.

1900/1/1 0:00:00
LTC:放量拉升后橫盤,從哪幾個角度判斷行情?

導讀:BTC在昨晚7點到8點之間開始放量拉升,給一直下跌的盤面打了一劑強心針,拉升完并沒有迅速回落,而是高位縮量橫盤.

1900/1/1 0:00:00
ETH:監管加劇 比特幣突破8000 可追嗎?

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僅限交流學習,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想及時了解更多行情信息,請添加官方微信進群:jiamibaoluo.

1900/1/1 0:00:00
ads